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摩西(1526-1406BC)

Fiery Leader, Devoted Servant 摩西是以色列民族空前絕後的領袖。 他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法律家,文學家;他也是一個先知。 申命記34:10-12說:“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象摩西的。 摩西的生命開始于從水裏被拉出來,這個得救的經歷,借著他自己的名字(摩西),叫他畢生難忘。 這是他生命中第一次出埃及,得勝了死亡。 父母:暗蘭,約基別 屬利未支派,是虔誠事奉主的人。 摩西生時,他姐姐米利暗已有十歲,哥哥亞倫三歲(出埃及記7:7)。 司提反說:“他將到40歲,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徒7:23) 第1個時期:Secular and by faith 來11:24:“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 25: 他寧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 第二個時期after 40 at crossed road, endure and enjoy God 在米甸曠野牧羊。 26:look at God for reward 27:by faith see God 民數記12:3說:“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 摩西在曠野受苦四十年之久沒有一句怨言,可見他是多麼謙卑,多麼順服。 當上帝呼召他負起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使命時,他回答說:“我是什麼人?” 他一點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學問、知識,他覺得自己一無所有,是不配作這神聖偉大的工作。 米甸人到底是誰呢?他們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當撒拉死了以後,亞伯拉罕又娶基土拉為妻。 在她所生的眾子中,有一個叫米甸,凡是米甸所生的後裔都稱為米甸人(創25:1-6)。 從前米甸人買了約瑟,然後轉賣給埃及人。 摩西娶米甸祭司的女兒西坡拉為妻,西坡拉意"小鳥"。 民數記12:1說:“摩西娶了古實女子為妻。”古實即現今之阿比西尼亞。 她是外邦女子,是黑面人,是拜偶像的。到後來很明顯地看到,她對上帝的旨意不表同情。 所以摩西的姐姐和哥哥亞倫對摩西的妻子不喜悅,甚至因而毀謗摩西。 摩西結婚以後過著簡單而默默無聞的牧羊生活,雖然如此, 他的心卻未忘記自己的同胞,在水深火熱之中受盡埃及人的逆待。 他為長子起名為革舜;是寄居之意思,是暫時之意; 表達他的心意是想有一天再回到原來的地方,作原來的工作,擔負自己的責任。 第二子起名叫以利以謝,意即上帝幫助了我。 他真是仰望上帝的幫助,不是依靠自己,這是他蒙上帝揀選的原因。 第三個時期(>80)蒙召領以色列民出埃及。 光陰荏苒,摩西在曠野不覺四十年已過,上帝的詔命即臨到他。 一日,摩西牧羊于何烈山上,耶和華上帝特從火焰荊棘中向他顯現。 這火焰中荊棘的異象,使他覺悟以色列人所處的地位,所受的痛苦如火焰中的荊棘。 但因上帝的同在,雖在火焰中不怕遭害,叫他從速遵從上帝的命令,把以色列民從埃及領出來。 摩西向前觀看異象的時候,上帝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 站在聖地便不許穿鞋嗎?是的,因為鞋是與地接觸之物,是人們全身穿著的東西中,最汙穢的一件。 人們不肯將帽與汙穢的東西接觸的,也不肯將衣服與汙穢的東西接觸的。 但鞋呢,雖然眼見地面充滿的是汙穢,也滿不在乎踏過去,所以鞋就是代表汙穢。 當約書亞見耶和華元帥時,“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對約書亞說: ‘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的。’約書亞就照著行了。”(書5:15)這是叫我們親近上帝的人要分別為聖。 彼前1:15說:“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脫鞋也有脫去血氣之意。 摩西從前憑著血氣之勇去打死一埃及人,現在上帝叫他脫去此血氣之鞋,才能被主取用。 因聖潔的上帝降臨,曠野便成為聖地。 所以,無論在哪里只要有上帝同在,哪里便是聖地。 我們敬拜上帝的地方稱為聖殿,上帝的靈住在我們裏面,所以我們稱為聖徒,“因為上帝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哥林多前書3:17)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出埃及記3:7-10)摩西對此詔命再三推辭。賈玉鉻牧師說:“為主工作的人若不清楚主的選召,那還是不出來的好。”但上帝若選召你,就不要像摩西那樣推三諉四地說:“我是拙口笨舌的人”,因為上帝的恩典是夠你們用的。摩西因推辭,所以上帝用亞倫作他的幫手。後來亞倫雖幫助他很多,但也連累他很大,例如鑄金牛犢,使以色列人陷在拜偶像的罪裏。 這火焰中荊棘的異象,有一個意義,就是使摩西知道自己是像曠野裏的荊棘,是非常的微賤的,是容易被火燒盡的。但因有上帝的同在,卻沒有被燒毀,並且這火焰有生命能保持著,這對摩西是很重要的功課。以後的四十年,他需要認識這個功課。這個脆弱的人如何能夠在這困難重要的境遇中向前,只有借著在他裏面生命的能力才可以。摩西的一生都像荊棘在火焰中,出生時有法老的命令,要把他丟棄在河裏;在米甸曠野受盡磨煉;在領以色列民出埃及,過紅海,經曠野,雖困難重重,因有上帝的同在,能夠克服困難,不被火焰燒毀,火焰的恐怖也都變為光明照耀。我們不必要求苦杯離開我們,只要有主的同在,苦杯就會變成福杯。 這火焰的荊棘裏有上帝的聲音,叫說:“摩西!摩西!”這是呼召個人的聲音,又說:“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這是一個叫人聖潔,分別為聖的聲音,再說:“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這是一個差遣人,作救人工作的聲音,再說:“我必與你同在”、“我必叫你們在埃及人眼前蒙恩”、“我必賜你口才”這是應許賜福的聲音。摩西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26:19)。他以後奔走了不少的荊棘道路,但上帝與他同在,照他所應許的,使他勝過一切的困難。 世間是一個曠野,人生是曠野上的一條路。“荊棘滿途”和“披荊斬棘”都是形容人生道路的艱難困苦。主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我們要信靠勝了世界的主耶穌,就能勝過苦難。 摩西因為在米甸40年,摩西妻子西坡拉是外邦人,不願意照以色列人的規矩,為兒子舉行割禮。 所以上帝特別提醒他這件事,去為上帝作工以先,必須要照規矩為兒子舉行割禮。 雖然錯在西坡拉的無知,但責任卻在摩西身上;於是西坡拉就為兒子舉行了割禮。 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起程到了書珥的曠野,走了三天,找不到水喝。 到了瑪拉才找到了水;但水是苦的,不能下嚥,因此百姓就發怨言。 “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裏,水就變甜了。” 這是一個神跡,水變甜了,百姓得到止渴。 上帝便在那裏為他們定了律例典章,教導他們,試驗他們; 只要聽從上帝的話,遵守上帝的誡命,上帝“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為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一個月,到了汛的曠野。 因為從埃及帶出來的食物已經用盡了,於是又大發怨言。 耶和華聽見他們的怨言,就對摩西說:“我要將這糧食從天降給你們。” 以色列人不知道這從天而來的糧食是什麼,所以他們稱為嗎哪,意思說“這是什麼”。 每天早晨,嗎哪與露水同降,數量充裕,足供全體的需要,一直到四十年之久(書5:10-12)。 出16:32-35:“摩西對亞倫說:‘你拿一個罐子,盛一滿俄梅珥嗎哪存在耶和華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 詩篇78:24稱這糧食為“天上的糧食”,25節說:“各人吃大能者的食物;他賜下糧食,使他們飽足。” 這裏說嗎哪是大能者的食物,是上帝的食物,是天使的食物。 嗎哪(Manna)原意是賜給或分配,因為嗎哪是上帝賜給他們的糧食,富有營養,其味道好像蜜做的脆薄的餅,可用烤或煮,沒有刺激性,如芫荽子圓白,細微體小而圓,色白如霜,滋味甘甜(民數記11:7-9);必須每日早晨去拾取。 這是叫我們一醒起來,便要仰望上帝;以上帝為第一要務。 “耶和華吩咐他們要按著各人的飯量,為帳棚裏的人……”就是自己一家人,不能今日多拾一點,明天可以不拾。 信心的生活是每天依賴上帝,向上帝支取的。正如主耶穌教導我們的禱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出16:19-20)唯獨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嗎哪,留到明天卻不生蟲,也不發臭,因為這是上帝的命令。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帶領以色列的幾個長老……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裏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出17:1-7)摩西聽從上帝的話,擊打磐石,水就湧流出來,百姓都得止渴。 這是個神跡也是個預表(哥林多前書10:4)。 38年以後,以色列民再回到米利巴水的地方,會眾沒有水喝就聚集攻擊摩西、亞倫。 摩西、亞倫一言不答地離開會眾,到會幕門口俯伏在地向主呼求,於是上帝吩咐摩西招聚全會眾來親眼觀看神跡,頭一次那樣叫長老來代表的方法已經失效,間接的勸誡已無用,故用直接的教訓使他們親自體驗。 可惜這次摩西失敗了。 上帝要他拿杖去吩咐磐石發出水來,他卻拿杖去擊打磐石,對會眾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嗎?’”摩西一向都是耶和華怎樣吩咐,他就怎樣行。摩西對百姓說話常說耶和華怎樣怎樣說,自己站在耶和華僕人的地位。 這一次他沒有提到上帝的名字,兩次用“我”字,“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嗎?”。 他高抬自己,沒有尊主為大,又擅自擊打磐石,不信上帝所說的只吩咐磐石發出水來。 因這兩點不信和高抬自己,失了他作領袖的資格。 所以上帝對摩西、亞倫說:“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 詩篇106:33:“是因他們惹動他的靈,摩西用嘴說了急躁的話。”做上帝的僕人若用血氣說話或行事,必定失敗,向上帝謙卑順命最重要。 第三個曠野(汛)。 他們從書珥曠野經過瑪拉以琳以後,來到汛的曠野。 在利非訂,上帝吩咐摩西擊打磐石,以後是以色列人和亞瑪力人爭戰。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乃山的曠野。”(出埃及記19:1) 他們是正月十四日離開埃及的,滿了三個月的那一天,離開了利非訂來到西乃山的曠野。 在那裏曾停留了十月零十天才離開。 在西乃山,上帝傳十誡並指示摩西怎樣製造會幕。 出埃及記的下半本書都是講到會幕的事情,會幕是天上真聖所的模型。 出埃及記19章以後,一直到利未記和民數記的一部份,都是記載他們安營在西乃山下的事。 西乃是摩西所熟悉的,因為他曾與岳父一同住在這裏有40年之久。 在西乃山,他們受到軍事、政治、精神、心理上的訓練。 在西乃山曠野,摩西建立了初級政府(出埃及記18:13-27)。 ------------------------------- 教会当中的牧者都是处于榜样的位置, 所有信徒的眼光都在注目在牧师的 身上,牧师的一举一动在信徒眼中看为榜样,牧师的宣讲在信徒眼中看为真理, 牧师的一生在信徒眼中是分别为圣的,所以:每个教会的“榜样”都是处在信徒 的瞩目当中正像当时的以色列民瞩目摩西一样, 不管在任何光景之下, 摩西所要 做的就是服务,稍有差池就会引来逼迫、嫉妒、埋怨风波,刚才说教会当中可能 不是一个摩西,教会当中也有亚伦和米利暗,面对同工之间的争风吃醋、毁谤、 怀疑,摩西的处境可想而知!不单单要看到百姓的需要,也要顾及到同工之间情 绪的变化, 突然感觉摩西好辛苦好伟大!也许我们今日教会的一些牧者也正像摩 西一样,处境艰辛困难,但是需要的是百姓的理解、同工的支持互慰,也愿每个 教会当中都有一群明智的信徒与领袖(亚伦和米利暗) ,也愿同工之间的关系不 会变成 “同攻” 的关系! 在米利暗攻击摩西之后而被上帝惩罚得了大麻风的时候, 我们的领袖摩西去跟这位姐姐送饭食,这让我们看到了摩西的大度, 摩西对同工 和亲情的态度!而从摩西的处境当中,摩西是如何面对这种情景呢?他乃是上山 寻求神的旨意! 这也是对我们一个很深的反思,让我们学会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 够去寻找寻求神,因他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帮助者! ------------------- 一、摩西向它們說『不!』 1.世上的虛榮──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24節) 2.罪中之樂──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25節) 3.埃及的財物──不看為寶貴(26節) 二、摩西向它們說『是!』 1.天上的賞賜──想望所要得的賞賜(26節) 2.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寧可受苦也不願暫時享樂(25節) 3.為基督受凌辱──看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26節) 【摩西選擇的特徵(來十一24~27)】 一、因著信──乃是信心(Faith)的選擇(24,27節) 二、想望賞賜──乃是有遠見(Foreseeing)的選擇(26節) 三、丟棄埃及的榮華富貴──乃是辭別(Farewell)的選擇(24~26節) 四、不怕王怒──乃是無懼(Fearless)的選擇(27節) 五、恆心忍耐──乃是最後(Final)的選擇(27節) ------------------- 反思: 1.獨處為要遇見神 2.謙卑放棄一切能力 3.順服神的話要脫鞋 4.信心是仰望看天走過紅海 5.憐憫是願犧牲自己塗掉名 6.負責任為自己的缺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