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Ebenezer, 以便以謝 Scooge

Then Samuel took a stone and set it up between Mizpah and Jeshanah, and named it Ebenezer; for he said, "Thus far the LORD has helped us." So the Philistines were subdued and did not again enter the territory of Israel; the hand of the LORD was against the Philistines all the days of Samuel. The towns that the Philistines had taken from Israel were restored to Israel, from Ekron to Gath; and Israel recovered their territory from the hand of the Philistines. There was peace also between Israel and the Amorites. (1 Samuel 7:12-14 NRSV) 1Sa 7:12 撒母耳將一塊石頭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間,給石頭起名叫以便以謝,說:「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 1Sa 7:13 從此,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不敢再入以色列人的境內。撒母耳作士師的時候,耶和華的手攻擊非利士人。 1Sa 7:14 非利士人所取以色列人的城邑,從以革倫直到迦特,都歸以色列人了。屬這些城的四境,以色列人也從非利士人手下收回。那時以色列人與亞摩利人和好。 -------- Ebenezer Scrooge is the principal character in Charles Dickens's 1843 novel, A Christmas Carol. ----------- 狄更斯經典作品 「荒涼山莊」(Bleak House) 「塊肉餘生」(David Copperfield) 的手稿 ---------------- 今年2月,是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誕辰200年紀念。 稍早的耶誕佳節與新年假期,在英國打開電視,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再度獻上文學改編影集《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劇情曲 折離奇:外表醜惡的囚徒其實是知恩圖報的受害者、天真善良的孩子成了迷途忘返的負心漢、正氣凜然的律師心懷不軌、驕縱任性的小少爺長成滿 腔古道熱腸的少年⋯⋯這些扣人心弦、令人大呼精彩的文學篇章,經過100多年的時間考驗,仍然不失魅力─這是狄更斯的曠世傑作。 狄更斯其他暢銷佳作如《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等也不斷由新世代的導演編劇重新演繹,推出電視影集版或電影版。60歲的英國婦人 羅蘋森(Doreen Robinson)就很喜歡BBC播放的《遠大前程》。她說:「雖然拍得有點前衛,可是我看得很過癮。」12歲的英國小學生米勒 (Kimberley Miller)也表示,透過電視電影,她已經看過狄更斯大部分的重要作品。 下層社會代言人 作品歷久彌新 轉開廣播,大眾耳熟能詳的狄更斯作品源源不斷從喇叭放送,包括《艱難時世》(Hard Times)、《塊肉餘生錄》(David Copperfield)、《德魯德疑案》(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等等,滋養英國聽眾的文化心靈。 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討論狄氏作品、生平、小說角色、家族、奇聞軼事的影片與廣播電視節目。關於狄更斯的傳記與專書,也一波接一波出版。 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從各處集結這位英國國寶的手稿、照片、影片,甚至商借到狄氏生前寫作用的桌椅,聲勢浩大展開一系列的狄更 斯特展。前去觀展的澳門學生鄧紹妍表示,特展的整體設計與收藏非常精彩,令她想要多了解這位作家。 走進倫敦地下鐵,走道兩旁紛紛貼出狄更斯紀念活動海報,提醒世人文學嘉年華就在倫敦。新聞媒體也不遑多讓,不但報導了狄更斯誕辰的慶賀活 動,影集與電影評論也席捲報紙版面。 「不公不義衍生更多的不公不義」、「千言萬語,不如寥寥真誠幾字。」擅長書寫下層社會生活的狄更斯,1812年生於英國樸茨茅斯(Portsmouth ),父親在海軍擔任文職。12歲時,由於父親理財不當、欠債入獄、家境深陷危機,狄更斯被送進鞋油工廠,每日工作11小時,假日則到獄中探視 父親。童工經驗使他關懷底層生活,並成為往後寫作素材。19歲時,狄更斯擔任記者,開始寫作,逐漸聞名,往後作家之路一路順遂,1870年中風 過世之前,完成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成為享譽國際、並是英國人最喜愛的作家之一。 參觀狄更斯故居 還有19世紀甜點招待 這項名為「狄更斯2012」(Dickens2012)的慶典,其實是項全球計畫。從瑞士蘇黎世到英國倫敦,從德國柏林到美國紐約,全球各地的博物館、 學術殿堂、戲院、劇院、文化機構與廣大狄迷,都將共襄盛舉,為這位偉大的文學巨人祝壽。 主辦單位之一狄更斯博物館(Charles Dickens Museum),是功不可沒的幕後推手。自2011年末,就推出一系列的狄更斯城市漫步活動、狄更斯劇 場、演講等活動,耶誕假期間,英國全國依照慣例休息慶祝,但狄更斯博物館天天敞開大門,歡迎想一窺狄更斯故居的民眾前來,並以狄更斯時代 的香料酒與甜派,招待來賓。 館員史維妮雅(Svenja)表示,這段期間門庭若市、熱情的民眾幾乎擠爆博物館。館內內設的禮品店也幾乎銷光狄更斯相關產品,來不及補貨。館 外更是大排長龍,館方有時還必須罕見地限制入館人數,請門外排隊的民眾稍安勿躁。 狄更斯博物館位於倫敦羅素廣場(Russell Square)僅十分鐘之遙的道堤街(Doughty Street)上,是隱身於英國首都的一顆文化寶石。這座充滿 喬治亞建築風格的博物館,其實是倫敦僅存的狄氏故居,1932年面臨拆除之際,由狄更斯之友會(Dickens Fellowship)出手買下,搶救住珍貴的 歷史遺跡。 文學是國家民族的美好資產 狄更斯自1837年至1839年間,與妻子凱薩琳(Catherine Dickens)及孩子在此度過了兩年半的美滿時光,狄更斯並在此完成了巨著《孤雛淚》 (Oliver Twist)與《匹克威克外傳》(Pickwick Papers)。 踏進這棟四層樓的建築,首先進入眼簾的是起居室,餐廳,走上階梯迎面而來的是客廳與書房,沿梯而上還可看到狄更斯的臥室。回到一樓,推開 後門,還可在狄更斯的花園小憩。 館方保存大量的狄更斯手稿、照片、書籍與傢俱。目前在倫敦博物館展出的著名畫作「狄更斯之夢」(Dickens' Dream)與寫作桌椅,就是與狄更 斯博物館商借。館內還可欣賞凱薩琳的訂婚戒指。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記者克爾(Michael Kerr)建議,民眾中午午休時,不妨到狄更斯博物館走走,在文學大師的故居 消磨些許時光。英國社會對這名文豪的景仰,對文學的珍視與對傳統的維護令人動容。整個社會自發性地將文化遺產用各種藝術形式一代傳給一代 、慶祝作家誕辰並溫故知新其作品,這點相當值得台灣借鏡。 有機會到倫敦旅遊的讀者,若有興趣,別忘了造訪位於道堤街48號的狄更斯博物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