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属灵操练1:2默想,3祷告,4禁食-5研究
《 属灵操练礼赞Celebration of Discipline 》
http://www.livingwater4u.com/reader/b_shulingcaolian/
------------------------------
贰 · 默想操练
"真正的默想不是心理学的幻觉,乃是神学的恩典。" ――梅顿(Thomas Merton)
在现社会中,我们的对头撒但着重三件事:喧嚣、匆忙和拥挤。
假如他能使我们时常都忙于寻求"大量"与"众多",他便心满意足了。
心理分析家容格(C.G. Jung)曾说:"匆忙不是属乎魔鬼的东西,它本身就是魔鬼。"(注1)
假如我们希望超越我们的文化之浅薄――包括我们的宗教文化之浅薄――
我们必须愿意下到我们重新得力的静默,进入默想的内在世界里面去。
所有默想大师,在他们的著作中都号召我们,在那尚未开发的圣灵的领域中作拓荒的先锋。
虽然在现代人耳中听来,这声音可能有点奇异陌生,然而我们应该毫不愧赧地在默想祷告之学校中注册做学生。
〖 圣经的见证 〗
圣经的作者对默想的操练肯定熟悉。圣经采用两个不同的希伯来字去表达默想的概念,这两个字一共采用过58次。
这两个字有多种意义:聆听上帝的话语,反省上帝的事工,演习上帝的作为,沉思上帝的律法等等。
在每种意义上都强调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是我们与永活的上帝相遇的结果。
悔改和顺服都是圣经对默想之任何理解的基本特色。
诗人喊着说:"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住地思想。
……我禁止我脚走一切的邪路,为要谨守你的话。我没有偏离你的典章,因为你教训了我。"(诗119:97、101、102)
这种继续不断集中于顺服和忠诚的情形,便把基督教的默想与东方以及世俗的默想最清楚地划分。
凡熟悉圣经的人都明白默想之道。
"天将晚,以撒出来在田间默想"(创 24:63)。
"我在床上纪念你,在夜更的时候思想你"(诗 63:6)。
《诗篇》实际上把上帝的子民对上帝的律法之默想唱出来:
"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为要思想你的话语。"(诗 119:148)
那篇作为全部《诗篇》的引子之诗,号召众民效法那"有福的人",就是"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的人(诗 1:2)。
老祭司以利懂得如何聆听上帝,并且帮助少年撒母耳领悟上帝的话(撒上3:1-18)。以利亚在旷野消磨了许多昼夜,学习去辨识"耶和华微小的声音"(王上19:9-18)。以赛亚看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并且听见他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赛6:1-8)耶利米发现,上帝的话语好像"烧着的火闭塞在我骨中"(耶 20:9)。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见证。这些都是与上帝的心亲近的人。上帝对他们说话,不是由于他们有特别的技能,而是由于他们乐意聆听。
在一种极其忙碌的侍奉中,耶稣习惯"独自退到野地去"(太14:13;并参太4:1-11;路6:12;太14:23;可1:35,6:31;路5:16;太17:1-9,26:36-46)。他这样做,不是只想远离群众,而是由于这样做,他便能够与上帝同在。耶稣不时到这些山野去做什么呢?他找到他的天父;他聆听天父的声音;他与天父交通。他也招呼我们这样做。
〖 聆听与顺从 〗
基督教的默想,极简单地说,就是能够聆听上帝的声音以及顺从他的话。我巴不得能把它弄得比较复杂一点,去满足那些喜欢难事的人。它并不包含隐藏的奥秘,也没有秘密的咒文,又没有精神的操练,更没有神秘的飞升进入宇宙的意识。事情的真象是,这位宇宙伟大之神,这位万有的创造主渴望与我们团契。在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与上帝交谈,上帝也与他们交谈――他们之间有团契。然后发生"堕落"的悲剧,其中一个重要的意思是,那种继续不断的团契断裂了,因为亚当和夏娃要躲避上帝。然而上帝继续向背叛他的儿女伸手。在该隐、亚伯、挪亚和亚伯拉罕等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上帝说话和行事,教导和引领。
虽然期间有许多摇曳不定以及拐弯改道之事,然而摩西学会了如何去聆听上帝的声音以及顺从他的话。事实上,圣经作见证说"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出 33:11)这里有一种亲密的关系和团契的意思。不过,以色列人作为一个民族,却未能与上帝有这样亲密的关系。他们一旦对上帝有少许的认识时便发觉,在上帝面前是一件冒险的事,于是对摩西说:"求你和我们说话,我们必听;不要上帝和我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出 20:19)这么一来,他们便能保持宗教的尊敬状态而没有附带的冒险。这便是众先知和士师那个伟大体系的开始,摩西是其中的第一位。然而这情形与亲密的意识有一步之隔,就像日间有云柱,夜间有火柱的情形一样。
直到时候满足,耶稣来到世上,教导上帝国的真实性,并且显明在那国度中生活有何可能。他建立了一种活的团契,叫人认识他是救赎主及君主,在凡事上聆听他,时常顺从他。在他与父之间的亲密关系中,耶稣成为我们聆听和顺从的生活之实况的典范。"子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惟有看见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样做。"(约 5:19)"我凭自己不能做什么,我怎么听见就怎么审判。"(约 5:30)"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约 14:10)当耶稣告诉他的门徒要常在他里面时,他们能够了解他的意思是什么,因为他常在父里面。他宣告说,他是好牧人,而他的羊认识他的声音(约 10:4)。他告诉我们,训慰师会来,就是真理的灵,他会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约 16:13)。
在路加所著第二卷书中,他清楚暗示,尽管人们用肉眼看不见耶稣,但耶稣在复活和升天以后继续行事和施教(徒 1:1)。彼得和司提反都指出,耶稣就是应验《申命记》第18章15节的预言的那位像摩西的先知,他要向他们说话,百姓要听从他(徒3:22,7:37,并参申18:15-18;太17:5;约1:21,4:19-25,6:14,7:37-40;来1:1-13,3:7-8,12:25)。在《使徒行传》中我们看到复活和掌权的基督藉着圣灵教训和引导他的子民;引导腓利到新的未能触及的文化中(徒8章),向保罗启示他弥赛亚的身分(徒9章),教导彼得关于他的犹太民族主义(徒10章),引导教会脱离它那文化的捆绑(徒15章)。我们一再看到的是,上帝的子民学习在聆听上帝的声音以及顺从他的话的基础上生活。
简言之,这便形成了默想的圣经基础,而那奇妙的信息是,耶稣没有停止行事及说话。他已复活并且在我们的世界中作工。他并不怠惰,他也没有患喉炎。他活着并且在我们中间作我们的祭司来饶恕我们,作我们的先知来教导我们,作我们的君王来统治我们,作我们的牧者来引导我们。
历代圣徒都为这事实作见证。现代基督徒历代忠实信徒所写如汗牛充栋的论基督教默想的著述竟那么无知,这是多么可哀的事!历代圣徒对这种恒常团契的大喜生活所作的见证,奇妙地彼此一致。从罗马天主教到基督教新教,从希腊东正教到西方自由教会,都勉励我们要"在上帝面前过一种永不间断的团契生活。"(注2)俄国一位神秘派人士泰阿藩(Theophan the Rechluse)说:"祷告是与思想一同下降,进入内心。在那儿站在上帝面前,让他在你里面时常同在,凡事鉴察。"(注3)圣公会的神哲泰勒(Jeremy Taylor)宣告说:"默想是所有人的责任。"(注4)而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信义宗殉道士潘霍华,当人问他为何默想时回答说"因为我是基督徒。"(注5)圣经的见证以及灵修大师的见证是那么丰富,对上帝的同在那么活跃,假如我们忽略了那么亲切的邀请,不亲自去体验"耶稣基督的深度"(盖恩夫人――Madame Guyon)那真是愚不可及的事(注6)。
〖 默想之目的 〗
金碧士说,在默想中,我们"与耶稣之间熟悉的友谊"日渐增长(注7)。我们沉浸于基督的光和生命中,在那种姿态中我们感到舒服。主常与我们同在(正如我们所说,无所不在)这个神学概念进而成为光辉灿烂的实体。"他与我交谈,与我同行"不再是敬虔的口头禅,反而成为日常生活直截了当的描绘。
请谅解我:我不是讨论一些柔软、轻佻、老友式的关系。这样感性的描述只显示我们对圣经所启示给我们,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的主,认识得多么肤浅,与他的距离多么遥远。在《启示录》一书中约翰告诉我们,当他看见那坐宝座的基督时,他仆到在他脚前,好像死了一般。我们也当如此(启 1:17)。不,我是论及一种实况,那实况与门徒在楼房上所感受的更相似。他们同时体验到高度的亲密以及肃然的尊敬。
在默想中所发生的事是,我们制造了情感和灵性上的空间,容许基督在我们心中建造一间内在的圣所。《启示录》第3章20节所说,"我站在门外叩门……"的情景,本来是为信徒写的,不是为非信徒写的。我们这班已经把我们的生命交付给基督的人需要知道,他多么渴望与我们一同坐席,与我们相交。他渴望在那内在的圣所中与我们同享持续不断的圣餐宴席。默想便把门打开。虽然在特别的时候我们从事特别的默想,然而默想的目的乃是把这活的实质带进生命的整体中。那是一种可供手提的圣所,把我们整体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带进里面。
这种内在的团契能改变内在的人格。我们不能点燃这内在圣所的永恒火焰而仍旧保持原状,因为这属神的火焰会把一切不洁之物都燃烧净尽。那常与我们同在的教师,时常都会引导我们进入"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 14:17)一切对他陌生与他不配合的东西,我们都必须舍弃。不,并非"必须"而是"愿意",因为我们的欲望和渴望会越来越与他的方式配合。在我们里面的一切会越来越像一枚指针那样,指向圣灵的指标。
〖 能够谅解的误解 〗
每当人们认真看待基督教的默想观念时,都有人假定,它与东方宗教的默想观念含义相同。可是事实上它们之间有天壤之别。东方的默想企图使心中空无一物;基督教的默想则企图在倒空心胸以后再加以充满。这两种观念有基本的分别。
所有东方形式的默想都着重与世界分隔的需要。它们强调要丧失个人的特征而与"宇宙的心"相融和。它们渴望解脱此生的重担和痛苦,达到涅槃的不费气力、宁静不动的福乐境界。个人的身分在宇宙感悟的池子中消失了。东方宗教的最后目标是与世脱离。
基督教的默想远超乎分隔的意念。其中当然需要分隔--"沉思的安息日",正如十二世纪时一位本笃修道会的修士彼得(Peter of Celles)所说的(注8)。不过单想到分隔便有一种危险,正如耶稣在他所说的一个故事中所指出的,那故事说到一个人倒空了内在的邪恶,但没有用善良去充满它。"污鬼离了人身……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都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路11:24-26)(注9)
分隔是不足够的,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去"依附"。与我们周围的混乱分隔,目的是要与上帝以及其他人类有更丰富的"依附"。基督教的默想引导我们到达内在的完整。我们必须有这内在的完整才能自由地把我们自己献给上帝。
有些人规避默想,因为担心它太难、太复杂。也许最好把它留下给专业人士,他们有较多的时间去探索那内在的领域。这完全不对。在这方面知名的专家从来没有说过这条道路只是为了少数特权阶级、属灵的巨人而设的。他们会觉得这种观念十分可笑。他们觉得他们所作的乃是一种自然的人类活动――正如呼吸那么自然,那么重要。他们会告诉我们,我们毋须任何特别的恩赐或心理力量。我们所需要的只是约束和训练在我们里面蛰伏着的潜能。任何一位能够运用幻想能力的人都能学习怎样去默想。如果我们能够聆听我们的梦,我们便已走了第一步。对这一点极有心得的梅顿写着说:"默想实在是十分简单的;我们毋须详细讨论技术性的问题,也懂得怎么去做。"(注10)
又有人认为,默想之道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完全与二十世纪脱节。他们担心,默想之道会把人变为一种怪人,就像杜斯妥耶夫斯基(Dostoevski)在他那本名叫《卡拉马助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的小说中所刻画出来的苦行神父费莱奔(Father Ferapont):他是一位固执、自以为义的家伙,全靠自己的力量把自己从世界中拯救出来,然后祈求上天咒诅这世界。这样的默想,就算往好的方面想,最多也不过会引人到达一种不健全的专心致志于另一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我们对人类的痛苦漠不关心。
这种评估与事情的真相未免相差得太远了。事实上,只有默想才有足够的力量去重导我们的生命,叫我们能够成功地对付人生。梅顿写着说:"默想除非坚定地植根于生活中,否则便没有意思,也不真实。"(注11)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群人比贵格会的人更着重进入聆听的默想之必要,结果他们对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冲击,远超过他们人数所能发出的力量。那些从事默想的人乃是有行动的男女。彭威廉(William Penn)说:"真正的敬虔不会使人远离世界,乃是帮助人在其中活着更好,并激动他们努力去把世界'修补'"(注12)。
默想时常会给人提供一种极其实际的见识,几乎是尘世的见识。在默想中你会获得指导,如何与你的妻子或者丈夫相处,如何去处理敏感的问题,或者如何去应付生意上的情势。如果一个特别的默想导致魂游象外的狂喜意境,那是十分美妙的,不过更常见的是,在默想中获得指示,去处理普通的生活难题。默想赋予我们一个更广阔、更平衡的角度去正视人生。
也许最普通的误解是把默想看作一种心理操纵的宗教形式。它在减低血压和消除紧张方面有价值。它甚至可能给我们提供有意义的见识,帮助我们与我们的潜意识有所接触。但认为透过它可以与那一位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有真实的接触与联络,这样的观念似乎不合科学,而且微觉不合理。如果你觉得我们住在一个纯粹物质世界中,你会看默想是一个好的方法,去获得一种前后一致的最初脑波模型。可是,如果你相信我们住在一个由那位无限而具有位格的上帝所创造的世界中,并且相信那位上帝喜欢我们与他联络交通,那么你便会看默想是爱人与被爱者之间的联系。
这两种默想的概念是完全相反的。一种是把我们局限于完全属人的经验中,另一种则是使我们上升,进入神--人之间的相遇。一种是说到潜意识的探索,另一种则是说到"安歇于那位我们所找到的、爱我们、与我们相近、来到我们中间、吸引我们归他的主那里。"(注13)两者都似乎含有宗教的意味,甚至采用宗教的术语,不过前者至终不能容纳属灵的实体。
我们怎么会相信有一个属灵的世界呢?是否藉着盲目的信心?全然不是。属灵世界的内在实体,是所有愿意寻求它的人都能得着的。我时常发觉,那些随便否定属灵世界的人,从来没有花上十分钟的时间去查究,是否真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存在。像任何其他科学的事工一样,我们形成一个假设,然后加以实验,看看是否真确。如果我们第一次的实验失败了,我们不会失望或者说它完全是骗人的东西。我们会重新审查我们所采用的程序,也许会修订我们的假设,再次尝试。我们至少必须有像研究任何科学那样同等程度的诚实,耐心地从事这项研究与尝试。可惜那么多人不愿意那样做。这一事实并不表示他们聪明,只反映他们有成见在心。
〖 渴望上帝活泼的声音 〗
有些时候,我们内在的一切都与裴弼(Frederick W .Faber )所写的这首短诗起共鸣:
静坐思想上帝,
何等欢欣!
想及这意念,述说这名字,
世上再无更高的福祉(注14)。
但是那些从事默想的人士晓得,更常的反应是灵性的懒慵、冷淡,以及缺乏一颗渴望的心。人类似乎有一种不断的趋势,就是让别人为他们向上帝讲话。我们得到二手的信息便觉满足。以色列人所犯的一项致命的错误是,他们坚持要一个人作他们的王,而不肯安于神权政治,让上帝直接统治他们。在上帝所说的话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伤心的气息:"他们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撒上 8:7)宗教史乃是一个故事,说明人们迫切争取要一位王、一位中保、一位祭司、一位牧师、一位媒人。这么一来,我们便毋须亲自到上帝面前去。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省了去改变,因为到上帝面前必须改变。这种办法十分方便,因为它使我们享有宗教的体面,但不必要求在道德上改变。我们毋须仔细观察美国的情景,便可认出人们都迷恋于这种间接的宗教。
这就是为什么默想对我们有那么大的威胁。它大胆地号召我们亲自到永活上帝的面前。它告诉我们,上帝继续不断地说话,并且想对我们说话。耶稣和新约各卷的作者清楚显明,这不是单为宗教的专业分子――祭司――而是为每一个人而设的。所有承认耶稣基督为主的人都是上帝的普世性祭司,因此也便可以进入至圣所,与永活的上帝交谈。
要使人相信他们能够听见上帝的声音似乎很难。华盛顿救主堂的教友在这件事上曾经试验多时。他们的结论是:"我们自以为是第二十世纪或者第二十一世纪的人;然而,我们有迹象表明一个人能够获得像亚拿尼亚所领受的那么清晰的指引,……'起来,往直街去'"(注15),为什么不可能呢?如果上帝是活的,并且在人类的事情上活跃,那么,今天怎不可能听见他的声音,顺从他的指引呢?所有认识到他是与我们同在的教师和先知的人,都能听见,而且实在听见了他的声音。
我们如何能得到渴慕听他声音的心志呢?"这种想要转向上帝的渴慕是一种恩赐,任何人幻想他能直截了当地开始默想,而不必事先祈求有这样去做的欲望和恩赐迟早会放弃的。然而渴慕默想的心志,以及能开始默想的恩赐,其实就在默许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恩赐。"(注16)寻求和得着那"恩赐",乃是惟一的东西,能推动我们在内在的旅程中继续前行。而正如阿尔拔(Albert the Great)所说的:"圣徒在冥想中对冥想对象之爱,乃由上帝的爱所燃点。"(注17)
〖 圣化想象力 〗
藉着想象力,我们最容易随着思想下降,进入心中。关于这事,那位伟大的苏格兰宣道家卫德(Alexander Whyte)说:"这是属神的职分,也是基督徒想象力辉煌的服役。"(注18)也许有极少数的人士只藉着抽象的冥想便能体验上帝,不过,我们多数的人都需要较深入地植根于感官中。我们不可藐视那比较单纯,比较简陋的进到上帝面前的道路。耶稣自己曾经这样教导,时常诉诸想象力,而许多灵修名家也这样鼓励我们。圣德勒撒说:"……当我不能用悟性去反思时,我便设法去描绘在我里面的基督。"(注19)我们中有许多人都能与她的话认同,因为我们也曾经尝试采用一种属理智的取向,但发觉那未免过于抽象,过于超然。抑有进者,想象力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思想,集中我们的注意。沙尔的圣芳济(Francis de Sales)注意到:"藉着想象力,我们把我们的心思局限于我们所默想的奥秘内,叫它不致于来往踱步,正如我们把一只鸟关在笼子内,或者把一只鹰用皮带绑住,好叫他可以停在手上。"(注20)
有人反对采用想象力是因为觉得它不可靠,甚至担心它会被那恶者所利用。这种担心有很充分的理由,因为想象力正如我们其他的才能一样,也有份于人类的"堕落"。不过,正如我们相信上帝能使用我们的理性(虽然它是堕落的理性),把它圣化,用以达成他善良的目的,照样,我们相信,他能圣化我们的想象力,用以达成他善良的目的。当然,想象力能够给撒但歪曲,可是,我们其他方面的才能也一样。上帝创造我们,赋予我们想象力。作为受造物之主,他能够而且实在救赎了想象力,并且为上帝国的事工而使用它。
另一种采用想象力的担心是,诚恐人们加以操纵,甚至自己骗自己。正如我们所说的,有些人毕竟有一种"过分活跃的想象力"。他们能够编造他们想要看见的各种各类的形象。再者,圣经并不是警告我们要防备恶人"虚妄的想象力"吗?(译注:"想象力"中文和合本圣经作"思念",罗1:12)这种担心是合情合理的。这一切都有可能只是虚妄的属人的努力。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些事上,我们必须全然靠赖上帝,这是极端重要的。我们在寻求按照上帝的思想去思想,以在他面前为乐,喜欢他的真理和法则。我们越多这样生活,上帝便越发会使用我们的想象力去达成他善良的目的。事实上,那些与上帝同行的人常有这样的经验,就是蒙上帝"赐予"将要发生之事的意象。许多时候,当我为别人祷告时,我见到一幅有关他们情况的图画,而当我与他们分享那图画时,他们会深深叹息,或是哭泣。后来他们会问:"你怎么晓得?"唔,我不晓得,我只是看见那情景。
相信上帝能圣化并利用想象力,只不过是认真看待基督教道成肉身的观念。上帝如此让自己去迁就我们的世界,让他自己成为肉身,采用我们知道以及了解的意象去教导我们那看不见的世界;我们对那世界懂得很少,也发觉它极难了解。
〖 默想的准备 〗
我们不能从一本书中去学习如何默想。我们从默想中学晓如何去默想。
不过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简单的提示,会有极大的帮助。
下面几页所讨论的一些实际提示和默想练习,希望对实际的默想练习会有帮助。
它们不是律法,也不是想要限制你,反而它们只是进入内在世界的许多窗口中的几个。
有适当的默想时间吗?当内在生命达到某种程度的熟练时,几乎在任何地方以及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从事默想。
十七世纪的劳伦斯弟兄以及二十世纪的祈里,对这事实都可作雄辩滔滔的见证。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必须看出,一件重要的事是,无论初学的人或者熟练之士,都同样需要在每天抽出部分时间作正式的默想。
一旦我们深信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从事默想时,我们又必须谨防一种意念,
就是以为在一定的时间做某种宗教动作,便意味着我们终于在默想了。这种事工涉及整个生命。
他们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工作。默想的祷告是一种生活方式。
保罗劝勉我们"不住地祷告"(帖前 5:17)。
塞勒斯的彼得(Peter of Celles)语带幽默地说:"在罪恶之夜打鼾的人不能知道默想之光。"
所以,我们必须看出,为默想的特别时间先作准备,在我们的整天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我们不断地给忙碌的活动弄得团团转,那么到了内在安静的片刻,我们便不能集中注意。
一颗给外面的事务所困扰和扯碎了的心,极难安静默想。
古教父常常说到"圣洁的闲暇"(Otium Sanctum)。它是指生命中一种平衡的感受,
虽然经过整天的活动,仍旧能够保持平静,又能够悠闲地抽时间欣赏美,也能够调整我们自己的步伐。
我们都倾向于按照人们所制造出来的东西,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在这情形下,我们若致力于培植"圣洁的闲暇",对我们会大有裨益。
如果我们希望在默想的艺术上成功,我们必须决心追寻"圣洁的闲暇",毫不留情地对付我们的日程簿。
默想的"地点"该怎样呢?这一层在我们讨论独处的操练时会详细讨论;如今只简单说明便够了。
找一个安静不受骚扰的地方。附近不要有电话。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向外能够看到树木和花草的地方。
与其每天寻找不同的地点,倒不如有一个固定的场所。
默想的"姿势"当如何呢?在某一方面来说,姿势如何并不要紧;你能够随时随地以任何的姿势祷告。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姿势又非常重要。身、心、灵是不能分开的。灵里面的紧张在身体的姿势上显明出来。
我曾亲眼看见有人在崇拜聚会的全部过程中,不断地嚼口香糖,丝毫没有感悟到他们心灵深处的紧张。
不仅外表的姿势反映内在的情况,它也能有助于培植祷告的内在态度。
如果我们里面充满了不安和焦虑,那么,故意拣选一种平静和放松的姿势,会有助于平抑我们内里的混乱。
没有"律法"去规定一种正确的姿势。圣经包含了各种样式,从平躺在地板上到站着举手抬头望天。
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种自己觉得最舒服,又最不会分心的姿势。
第十四世纪一位愉快的神秘主义者罗利(Richard Rolle)喜欢坐着。
他说:"……因为我知道这种姿势使我比行走、站住和跪下更能持久。因为坐着的时候我最安静,而我的心则最向上。"
我很同意他的见解,而我发觉最好坐在靠背笔直的椅子上,背部端正地靠着椅子,两脚平坦在地板上。
垂头弯腰表示疏忽不留意,两脚交叉则妨碍血液的循环。将两手放在膝盖上,手心向上,表示接受。
有时为了除去分心,不妨闭着眼睛,好集中注意活的基督。在另外的时候,如果对着一幅主的画像沉思,可能会有帮助。
或者看看窗外可爱的树木花草,也可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不管怎样做,目的乃是把身体、情感、心意和灵性的注意集中于"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林后 4:6)的上帝荣耀上面。
默想的方式
历代基督徒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法,教导我们如何去聆听上帝,
如何与创造天地的主沟通,又如何去体验对这个世界永远爱护的主。
他们的经验所累积的智慧,对我们这班像他们一样,寻求与上帝密切相交,对上帝保持忠诚的人会有极大的帮助。
所有灵修名家都认为,默想圣经(Meditatio Scripturarum)乃是各项默想的核心,其他各种默想方式都藉此而保持正确的看法。
虽然圣经的研究集中于释经,但圣经的默想则集中于把经文主观化和人格化。写成文字的道成为对你说的活的道。
这时所注意的不是技术性的研究或分析,甚至不是收集资料与人分享。
把一切趋于傲慢的倾向弃置一边,以一颗谦卑的心接纳对你说的话。
我常发觉,在这特别的时刻,跪下乃是最适当的。
潘霍华说:"……正如你不去分析你所爱之人的话,只是按所说的全部接纳,
照样,你要接纳圣经的话,像马利亚一样,存在心里,反复思想。就是这样,这就是默想。"
当潘霍华在芬根华(finkenwalde)设立神学院时,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有一个半小时静默思想圣经。
一件重要的事是,要抗拒把许多经文肤浅地轻轻掠过的试探。
我们的匆促反映我们内在的情况,而需要更新的正是我们内在的情况。
潘霍华劝告我们,花整个星期研究一节或一小段经文!
因此,我的建议是,你采取一件事迹,或者一个比喻,或者几节经文,甚至单一个字,让它在你心中植根。
寻求在生活中体验这经文。
记住罗约拉(Ignatius of Loyola)所鼓励的,把我们一切的感官都应用到我们的课业上--闻一闻海洋的气味。
在海岸上听一听海水轻拍海岸的声音。看一看拥挤的人群。试行感受你头上的阳光以及你肚中的饥饿。
尝一尝空气中的盐分。摸一摸你外衣的边缘。
在这一点上卫德劝告我们:"……真正的基督教想象力,永不会让耶稣基督在我们眼前消失……
你打开新约圣经……藉着你的想象力,在那一刻你便立即成为基督的一位门徒,俯伏在他的脚前。"
假定我们要默想耶稣那令人惊愕的宣言:"我留下平安给你们"(约 14:27)。
我们的任务主要不是要研究这经文本身所介入的实际情况。我们沉思这个真理,就是他如今把他的平安充满我们。
我们的心,我们的思想,以及我们的灵性都醒觉,注意他涌进我们里面的平安。
我们感受到一切恐惧的情绪都安定下来,都给"刚强、仁爱、谨守"(提后 1:7)所胜过。
我们不是详细分析那平安,而是进入那平安。我们给耶稣的平安所包围,所吸纳,所收聚。
这类经验令人兴奋之处是,完全忘记了自我。
我们不再担心我们怎能使我们自己更平安,因为我们专心注意在我们心内传授平安那件事。
我们不再辛辛苦苦地想出办法表现得平静,因为平安的行动从我们内在自自然然地涌流出来。
时常要谨记,我们不是以消极的旁观者的身分进入这故事中,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我们也要谨记,基督确实与我们同在,教导我们、医治我们、饶恕我们。
卫德宣言说:"用圣洁的油膏抹你的想象力,你再次打开你的新约。
有时你是税吏,有时你是浪子……有时你是抹大拉的马利亚,有时你又是廊上的彼得……直到你的全部新约,都成为你自我的描述。"
另一种默想的方式乃是中古时代的冥想派称为"集中思想",
以及贵格派时常称为"集中下来"(Centring down)的方式。
那是一个安静的时刻,进入再造的肃静中,使我们零零碎碎的思想集中起来。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帮助你"集中思想",简称为"掌心向下,掌心向上"。
开始时手掌向下,象征你愿意把你所关怀的一切交付上帝。在心中你祷告说:"主啊,我将我对约翰的怒气交给你。
我放下今天早上要去见牙医的恐惧。
我也放下这个月不够钱付账的担心。
我还把找来找去都找不到人今晚替我看孩子的烦恼交在你手中。"
无论你心中有什么负担和关怀,只说:"掌心向下",把它放下。
你甚至可能在你手中感受到某种释放的感觉。
经过几次交付的动作以后,把你的手心向上,象征你渴望从主那里领受。
也许你会默默地祷告:"主啊,我想从你那里领受你属神的爱去爱约翰,你的平安去见牙医,你的忍耐,你的喜乐。"
无论你需要什么,你说:"掌心向上"。
已经这样集中下来,便把余下的片刻消磨在完全的静默中。不要祈求什么。
让主与你的灵相交,让主爱你。如果有一些印象或者指示来到,那很好;即或不然,仍旧很好。
第三种冥想的祷告是默想宇宙万物。
请注意,这不是幼稚的泛神论,而是一种庄严的独一神论,意即宇宙万物的创造主,藉着他所创造的世界,向我们显示他的荣耀。
诸天确实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确实传扬他的手段(诗 19:1)。
恩德晓劝告说:"……用第一种默想形式开始,古代神秘主义者有时称它为'在他的受造物中发现上帝。'"
所以,请注意受造秩序。注视树木,真正的注视它们。拿一朵花,让它的美丽和均整沉浸在你的思想和心中。聆听雀鸟的啁噍--它们是上帝的使者。审视在地上爬行的小动物。这些当然都是微不足道的行动,不过,如果我们安静聆听,上帝有时会藉这些简单的方法,深切地临近。
还有第四种默想方式,这种方式在某几方面与刚才所说的默想完全相反。它是默想我们这个时代的事件,寻求领悟它们的意义。我们有一种属灵的义务,就是要洞察事件和政治压力的内在意义。其目的不是要获得权力,乃是要获得先知的明见。梅顿说:"一个人如果已经默想过基督的受苦,可是没有默想过希特勒那惨无人道的犹太人集中营,那么他还未完全进入我们这个时代的基督教经验中。"(注27)
要完成这种默想方式,最好的办法是,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报纸!然而你一定不要给那些荒谬的政治八股和宣传所控制。实际上,报纸通常都过于肤浅也过于歪曲,因此不能给我们太多的帮助。我们最好还是把我们这个时代的事件带到上帝的面前,求他赐下先知的明见,去体会出这些事件会引导我们到什么地步。抑有进者,我们应该祈求他的引领,叫我们知道在这个腐败和黑暗的世界中,我们自己当做些什么去达成为光为盐的责任。
如果在开始的时候,你的默想对你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不要灰心。你是在学习一种艺术,而你对这种艺术并未受过训练。我们的文化也不鼓励我们去发展这些技术。你是逆流而上。不过,请放心,你的任务是极有价值的。
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默想的操练是值得考虑的(注28)。然而,默想不是一个单独的动作,也不能像造成一张椅子那样达到完全。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你探测它内在的深度的时候,你会继续不断地学习和长进。
〖 进一步研究 〗
默想的目的是要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听见上帝。默想是聆听、感受、留心基督的生命和光辉。这正是我们信仰的核心。讨上帝喜悦的生命不是一套宗教责任,它是聆听他的声音以及顺从他的话。默想把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门打开。高赛德(Jean-Pierre de Caussade)写着说:"还剩下一项责任。那就是专心一意注视所拣选的主人,而且继续不断地聆听,好叫我们能够了解、听见,并且立即顺从他的旨意。"
默想是一种较消极的操练。其特色是反思多过研究,聆听多过思想,释放多过紧握。在默想的操练中,主要不是我们有所行动,而是敞开我们自己,让对方在我们身上有所动作。我们邀请圣灵来到,在我们心中运行--教导、洁净、安慰、责备我们。我们也让基督强烈的光芒围绕我们,保证我们脱离任何非出于上帝的影响。
由于有人要求,我不妨清楚说明,我对于星际旅行或者任何其他十分奇特的默想方式完全没有兴趣,也没有经历过。那也许反映我自己的成见,不过,依我看来,这种方式与圣经的见证难有共鸣。在这类的默想中,我找到极少的伦理内容,也极少关心道德的更新。我对亚伯拉罕、摩西和以利亚所知悉的聆听有兴趣多了。这种聆听带出了一种对独一真神的彻底顺服。
在《属灵操练礼赞》一书中,我对默想圣经只简略描述,因为我假定,人们对这种默想方式十分的熟悉。但这样假定显然错了,因此我想在此提供《约翰福音》第6章的简短默想,作为默想圣经的方法之一个范例。我希望这样做会鼓励大家在这方面广泛而深入地加以吸纳,因为这实在是基督教的默想中最中心而且最重要的方式。
这是一个熟悉的故事--耶稣给五千人吃饱。开始时,你可以想象你自己是那位把他的午餐,或者他父母的午餐献给耶稣的男童:不管如何,把你自己置身于实际的境地。依循罗约拉的忠告,当你慢慢地读这段经文时,试行运用你所有的感官。试行观看这故事--青草、小山、群众的面孔。试行聆听这故事--潺潺的水声、孩子的喧声、主耶稣的声音。试行触摸这故事--你衣裳的纤维,地土的坚硬,你手上的粗茧。最后,试行用你的情感去感受--对奉献你的午餐犹豫不决,对食物倍增的神迹感到震惊,对上帝丰盛的预备满心欢喜。起初这种默想方式可能要把经文阅读几次。
然后,在你的想象中,细心观察群众离开,而耶稣往山上去。只有你单独留下。你坐在一块岩石上俯瞰湖水,重新经历那天的事迹。你变得宁静,不久以后,耶稣回来,坐在你附近的一块岩石上。有一段时间,你们两人都默不作声,也许远眺湖水,静静欣赏同在一起的乐趣。不久以后,主转身向着你,发出这个问题:"我可以为你做什么?"然后,你告诉他你心中所想--你的需要,你的恐惧,你的希望。假如哭泣或其他情感涌现,不要阻拦它们。
当你完结以后,你安静片刻。然后你转身面对主,问他说:"我能为你做什么?"然后你静静地以祷告的心态聆听。不需要什么指示,因为你觉得与基督同在便已满足。假如真有什么话临到你,便要以最认真的态度去接受。通常都会是一些极其实际的指示,而这些指示又是关乎一些似乎十分琐碎的事,因为上帝想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中活出我们的灵性来。而我时常发觉,它们乃是十分美妙的生活上的说话。当然,我在这里分享的只是一个例子--我肯定上帝会给你许多其他方法去进入圣经的生活中。
除此以外,让我呼吁背诵经节(注29)。藉着记诵经文,圣经的见证在我们内心深深扎根,令我们几乎在不自觉中,塑造及调整我们的世界观。此外,当我们实行这小小的操练时,上帝也能够在任何时刻,甚至在睡眠中,藉着圣经的话教导我们。记诵经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去加强我们对圣经的默想。
〖 读经日程表 〗
星期日--默想的光辉。出24:15-18
星期一--默想的友谊。出33:11
星期二--默想的恐惧。出20:18-19
星期三--默想的目标。诗1:1-3
星期四--默想的安慰。王上19:9-18
星期五--想的识见。徒10:9-20
星期六--默想的狂喜。林后12:1-4
〖 研讨题目 〗
1.你对默想这概念最初的反应为何?你在这方面有何背景经验?
2.东方的默想与基督教的默想之间有何基本分别?
3.有些什么事令你的生活十分挤迫?你认为在这杂乱的生活中,你有一种想听见主的声音的欲望吗?
4.试花十五分钟去体验下面所引裴弼(Frederick W.Faber)的话。记下你从这经验中所学得的东西。
没有别的,
只是坐下思想神,
啊!多么快乐!
默默地思想,
呼吸这名字;
地上没有更高的福祉。
5.默想对你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6.梦是聆听上帝的一种方法,你认为如何?你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吗?
7.列出我所提出的五种默想方式。思想第五种方式。就目前的政治情况而论,它在今天有何意义?
8.你认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以及用一定的姿态去思想,对默想的经验有何价值?
9.集中注意时间、地点和姿态有何危险?
10.今天便做"掌心向下,掌心向上"的动作。注意你所学到的任何关于你自己的事。
〖 进一步阅读资料 〗
祈尔赛(Morton T.Kelsey)著:The Other Side of Silence,London :SPCK,1977。这是有关基督教默想经验背后之神学及心理学的最重要的一本书。
马绍尔(Michael Marshall)著:A Change of Heart,London:Collins,1989。一本默想的书,集中于一班人,他们与基督的相遇,证明是他们生命的转捩点。
麦嘉平(Campbell McAlpine)著:The Practice of Biblical Meditation ,Basingstoke :Marshall Pickering,1981。本书对默想圣经作逐步的指示。
梅顿(Thomas Merton)著:Contemplative Prayer,London:Darton ,Longman &Todd,1973。本书对冥想的祷告之中心性质,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分析。是一本必读的书。
梅顿著:Spiritual Direction and Meditation ,Wheathampstead,USA:Clarke(Anthony)Books,1979。本书主要是为修道院生活而写的,但满有洞察力和智慧,是所有人能欣赏的。
史丁尼生(Wilfred Stinissen)著:Deep Calls to Deep,trans.by David C.Pugh, Basingstoke : Marshall Pickering,1988。本书探索我们的内在生命以及默想中生活是什么意思。它对采用耶稣祷文有实际的帮助,并有十二篇供默想的作品。
童彼得(Peter Toon)著:Meditating upon God's Word:Prelude to Prayer and Action,London:Darton,Longman &Todd,1988。本书是每日默想圣经的简介,强调其真正性质乃是与上帝交谈,而不是独白。
-------------------------
-------------------------
叁 · 祷告的操练
"我是你恳求的根据;首先,是我的旨意要你获得它;然后我使你立意要得到它;再后我使你恳求它,而你便恳求。那么,你怎能不获得你所恳求的呢?"
--朱莉安娜
祷告把我们放射到灵性生命的前方。在所有属灵操练中,祷告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引导我们进入与父无间断的交通中。默想把我们领进内在生命,禁食乃是伴随的方法,研究更新我们的思想,然而祷告本身带我们进入灵性最深和最高的工作里面。真正的祷告具有创造生命和改变生命的力量。克理(William Carey)写着说:"祷告--暗中、热切和满有信心的祷告--是一切个人敬虔的根本。"(注1)
祈祷就是改变。祷告是上帝用以改变我们的中心大道。如果我们不愿意改变,我们会放弃作为我们生命的一种明显特质。我们越接近上帝的心,我们也便越发看出我们的需要,并且越发渴望效法基督。诗人卜力克(Willian Blake )告诉我们,我们生命的任务就是学习负担上帝"爱的光辉"。多少时候,我们喜欢穿着规避的外衣--防光的遮蔽物--以便躲避我们"永恒的爱人"。可是当我们祷告的时候,上帝便慢慢地温柔地向我们显示我们藏匿的所在,把我们释放出来。
"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雅 4:3)"正确地"祈求,涉及改变情欲。在真正的祷告中,我们依照上帝的心意去思想上帝的思想:渴望他所渴望的事,爱他所爱的东西。于是我们一步一步地受教,从他的观点去看一切的事。
所有曾经与上帝同行的人都看祷告是他们生命中的主要事务。马可写着说:"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可 1:35)这些话说明耶稣的生活方式。大卫对上帝的渴慕,打破了自我放纵的贪睡恶习:"大清早我要寻求你"(诗63:1,依英文钦定本译)。当使徒们面临一种试探,要把他们的精力放在别的重要而且必需的事务时,他们决心让自己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 6:4)。马丁路德宣告说:"我有那么多的事务,以致我每天若不花三个小时去祷告,便应付不了。"他的属灵的格言是:"祷告得好也便研究得好。"(注2)约翰·卫斯理说:"上帝不做别的事,只是应许祷告。"(注3)他每天花两小时的时间祷告去支持他的信念。卜莱纳(David Brainerd)的生平最显著的特色是他的祷告。他的记事册充满了祷告、禁食和默想的记录。"我喜欢单独留在我的小屋中,在那儿我可以花很多的时间祷告。""我抽出今天的时间,暗中禁食和向上帝祷告。"(注4)
对那些在信仰的前方探索的人,祷告不是钉在他们生活边缘的小习惯--它是他们的生命。那是他们最有表现的年日之最严肃的工作。彭威廉(Willian Penn)为乔治·弗克斯(George Fox)作见证说:"最重要的是他擅长祷告。……我必须说,我曾感觉到和看见过的最庄严、最活泼、最受人尊敬的姿势,乃是他祷告时的姿势。"(注5)耶德逊(Adoniram Judson)每天七次放下工作,离开同伴,以便从事祷告的神圣工作。他从午夜开始,然后是凌晨;再后是上午九时、十二时、下午三时、六时、晚上九时和深夜,他都会抽时间私下祷告。印度的海约翰(John Hyde)使祷告成为他生命中最显著的特色,以致人们给他起一个绰号"祷告的海约翰"。对这些人,以及所有曾经勇敢进入这内在生命深处的人而言,呼吸就是祷告。
然而,我们中有许多人在面对这样的榜样时,心中不免感到气馁过于激起挑战。那些"信心的伟人"远超乎我们的经历之外,以致我们难免感到沮丧。不过与其为了我们明显的缺乏而自责,倒不如谨记,上帝时常就在我们目前的情况中与我们相遇,然后慢慢地推动我们进入更深的事物中。偶然一次去跑步的人不能忽然参加奥林匹克的马拉松赛跑。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和训练自己,我们也当这样。当我们顺着这样的进度去练习时,一年以后,我们可以期望祷告时会有较大的权柄和属灵的成就。
我们很容易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挫败,因为我们向来所学的是宇宙中每一件事都已经固定了,因此事情不能改变。我们可能心情黯淡地有此感受,不过圣经并不这样教导。圣经里的祷告勇士在祷告的时候,都认定他们的祷告能够而且会使事情有一个客观的变化。使徒保罗快乐地宣告说:"我们是与上帝同工的"(林前 3:9)。意思是,我们与上帝同工,共同决定事情的结果。斯多噶派的哲学要求一个关闭了的宇宙,圣经的见解却不是这样。许多人都强调对事物的现状默许忍受,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这种态度实际上与斯多噶派哲学家艾匹迪图(Epictetus)比较接近,过于与基督的教导接近。摩西大胆祷告是因为他相信他能改变事情,甚至改变上帝的心意。事实上,圣经那么有力地强调我们宇宙的"开放",以致用一种现代人听来刺耳的拟人法,描述上帝不断地按照他不变的爱去改变他的心意(参出32:14;拿3:10)。
这对我们中许多的人都是真正的解放,但同时也把非常的责任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竟是与上帝同工去决定将来!如果我们祷告得对,历史上会有某种事情发生。我们竟是用祷告去改变世界。我们还需要些什么动力去催促我们学习这种崇高的操练呢?
祷告是那么广阔和多方面的题目,以致我们立即认识,在一章的篇幅中,即使要稍微触及它的各方面也不可能。它包含极多重要的哲学问题。为何需要祷告?祷告如何生效?意思是,一个有限的人怎能与无限的宇宙创造主交谈?一种像祷告那样非物质的实体,怎能影响物质的世界?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此外,还有许多祷告的方式,都曾在历代栽培过基督徒。有漫无层次的祷告,有心智的祷告,有集中的祷告。此外,又有安静的祷告,放弃的祷告,以及寻求指引的祷告。不胜枚举。
讨论祷告的真正好书真可说是汗牛充栋。在最好的著作中的一本乃是慕安德烈(Andrew Murray)所写的名著《祷告的学校》(With Christ in the School of Prayer)。如果我们想要认识祷告的方法,那么最好多读有关这问题的好书,而且深深地加以体会。由于收窄范围往往反使得问题变得更加清晰,因此这一章会局限于学习如何为人祷告而获得属灵的成功。现代的男女那么迫切地需要我们所能给予的帮助,因此我们最好的力量应该用在这件事上。
〖 学习祷告 〗
真正的祷告是我们学而知之的。门徒请求耶稣:"求主教导我们祷告"(路 11:1)。他们一生都时常祷告。然而,耶稣的祷告之素质和数量里面有些东西,促使他们看出,他们对祷告所知实在太少了。如果他们的祷告要在人生舞台上产生什么果效,那么他们必须学习其中一些东西。
当我了解祷告包含一种学习过程时,在我的生命中便得到一个释放的经验。我可以自由发问、试验,甚至失败,因为我知道我在学习。有好几年我为所有的事迫切祷告,然而成功率却不大。后来我看出我可能做错了,并且看出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于是我拿起福音书,把里面所有关于祷告的经文都剪了下来,帖在好几张纸上。这样一来,我便可以一次地读完新约有关祷告的教训,结果令我十分震惊。若不是我以前所学得的、有关祷告不蒙应许的原因或理由全都错了,那就是耶稣的话错了。于是我决定学习祷告,好叫我的经验与耶稣的话一致,而不是设法使他的话与我贫瘠的经验相符合。
也许耶稣的祷告最令人惊讶的特色是,当他为别人祷告的时候,他从来都不以"若是你的旨意"这句话作结。众使徒和众先知为别人祷告的时候也不这样说。在他们作出信心的祷告之前,他们显然相信他们晓得什么是上帝的旨意。他们沉浸于圣灵所环绕的境地中,以致当他们遇见特别的情况时,便晓得应该怎样做。他们的祷告是那么积极,以致时常采取一种直接有权威的命令方式,例如:"行走"、"你要得痊愈"、"起来"。我看出,当为别人祷告时,显然不容有犹豫不决、试验性的和半希望的"若是你的旨意"之祷告方式。
当然,是有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去采用"若是你的旨意"之祷告方式的。首先,在寻求指引的祷告中,我们的心迫切渴望明白上帝的旨意。"什么是你的旨意"?"什么能蒙你悦纳"?"什么能在地上推进你的国度"?这类探索的祷告应该渗透我们全部生活经验。而在放弃的祷告中,每当我们的心意与上帝的旨意和道路相抵触时,我们必须乐意放弃我们自己的心意。我们的目标显然是要学习时常都按照上帝的心意去思想。不过,我们大家有时都会让我们的愿望横在上帝的道路中。这时我们必须跟从我们的主的引导,他在客西马尼园祷告说:"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 22:42)
当我学习祷告时,我找出一些人,他们在祷告上似乎比我经历到更大的能力和更高的果效,我请他们把他们所知道的一切指教我。除此以外,我在过去的祷告能手身上寻求智慧和经验,我搜集我能找到的有关这问题的好书,仔细阅读。我开始对研究旧约的祷告之士摩西、以利亚、哈拿和但以理有了新的兴趣。
与此同时,我开始为别人祷告,心中期待着应该有也会有一种改变发生。我很高兴我没有等到我已经完全,或者把一切都搞通以后才开始为别人祷告;否则我永不会开始。傅赛(P.T.Forsythe)说:"祷告对宗教来说。正如创新的研究对科学一样。"(注6)我觉得我是在圣灵的学校中从事"创新的研究"。我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每一次似乎失败的经验都导致一个新的学习过程。基督是我身边的教师,因此一步一步地他的话在我的经验中获得证实。"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约 15:7)
我们若了解祷告的工作包含一种学习的过程,便不致于傲慢地把祷告看作虚假的和不真实的。如果我们打开电视机,竟没有什么镜头出现,我们不会宣告说,在空气中没有电视的电波这东西。我们会假定有些东西不对,是我们能够找出来并加以修正的。我们会检查插头、电钮、真空管,直到发现什么东西拦阻了这种藉空气传达画面的神秘力量。当我们看见电视机运转活动的时候,便知道问题已经找出而且修正了。祷告的情形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祈求得蒙应允,我们便知道祷告得对了,否则我们得找寻"破损"的地方,也许我们祷告错了,也许我们里面有些东西需要改变,也许我们需要学习新的祷告原则,也许需要忍耐和持久力。我们聆听,作必要的适应和改正,然后再尝试。我们能够有把握地知道我们的祷告已蒙应允,正如我们能够知道电视机没有失效。
学习为别人祷告最要紧的一点是与上帝取得联络,好叫他的生命和能力能够藉着我们传给他人。我们时常假定我们已经与上帝保持联络,然而事实上没有联络上。比方,当你阅读这一章的时候,数以打计的无线电节目和电视节目穿过你的房间,可是你没有收到它们,因为你没有对准那电台。往往人们以绝大的信心祷告又祷告,然而没有什么事发生。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对准"电台"。我们为别人祷告时,首先要集中下来,聆听万军之主静静的雷声。把我们自己对准那属神的气息乃是属灵的工夫,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祷告只是徒劳无益的重复话(太 6:7)。聆听上主的声音乃是成功的代祷所必须的第一件、第二件和第三件事,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这样说:"一个人祷告,最初的时候以为祷告是说话。可是他越来越安静,直到最后他认识到原来祷告是聆听。"(注7)
聆听上帝的声音是代求不能缺少的前奏曲。代求的工夫有时称为信心的祷告,以继续不断地祈求父的指引为先决条件。我们必须首先聆听、知道,以及顺服上帝的旨意,然后才能祈求上帝的旨意进入别人的生命中。祈求指引的祷告,时常都在信心的祷告之前,也环绕着信心的祷告。
那么,学习为别人代祷的起点是聆听上帝的指引。在开始的时候,聪明的办法是,把你曾经为苏茜姨妈的关节炎祷告了二十年的事搁置一边。在肉体的事上,我们时常都倾向于首先为最困难的情势祷告:例如末期的癌症或者多样的血管硬化症等。可是,当我们聆听的时候,我们会懂得,从较小的事,如伤风感冒或者耳朵痛等开始乃是很重要的。在生命微小的角落中得到成功,会使我们对较大的事件具有权柄。如果我们安静,我们不仅会学晓上帝是谁,也懂得他的权能怎样运行。
有时我们会惧怕我们没有足够的信心为这个孩子或那一对夫妇的婚姻祷告。我们应该把这惧怕放下,因为圣经告诉我们,藉着像芥菜种那样微小的信心都能产生大神迹。通常有勇气实实在在的为一个人祷告,便是有足够信心的征兆。往往我们所缺少的不是信心乃是怜悯。在祷告者和受祷告的人之间若存在着真正的同情,事情就会不一样了。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对百姓动了慈心。同情乃是新约中每一次的医治之明显特征。当我们为我们所爱的人祷告的时候,我们不要把他们当作"物件",而是当作活生生的"人"。如果我们对别人有上帝所赐的同情和关怀,那么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的信心会增长和加强。事实上,如果我们真正爱人,我们巴不得能给他们超乎我们能力之外的东西,那种愿望便会催逼我们去祷告。
内在的同情感是从主而来的一种最清晰的指示,表明这是给你的一个祷告事工。在默想的时候,心中可能有一种意念兴起,催促你为这人或为这事代求,又有一种做得正确的保证,以及圣灵灌注的感受。内在的"是",便是上帝授权给你为某人或某种情势祷告。如果与这思想同来的是一颗沉重的心,那么你也许应该把它放在一边。上帝会引导别人为那事代祷。
〖 祷告的群山 〗
我们决不可使祷告变得太复杂。当我们一旦了解祷告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东西时,我们便倾向于把祷告变为十分复杂的东西。我们也很容易陷入这试探中,因为我们把祷告变得越复杂,人们也便越发要依靠我们去学习怎样祷告。然而耶稣教导我们要像孩子来到父亲面前一样。开放的态度、诚实和信任,乃是一个孩子与他父亲沟通的特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种亲密的感情,这感情可以同时容纳严肃和欢笑。艾哈特(Meister Eckhart)这样说过:"如果上帝对灵魂发笑,灵魂又对上帝发笑,那么灵魂会把人性的特征带了出来。"(注8)
耶稣教导我们要为日用的口粮祷告,一个小孩向父亲要早餐,绝对相信会给他预备好。他毋须因为担心明天没有煎饼吃,便把今天的煎饼收藏起来--就他而论,煎饼的供应是永无穷尽的。一个小孩与父亲说话不会觉得为难或者太复杂,他把最微小的需要带到父亲面前,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小孩子教导我们想象的价值。与默想一样,在祷告的事上想象也是一件有力的工具。我们对于用想象去祷告可能有所保留,觉得这未免有点贬低自己的身分。小孩子则不会有这样的保留,圣德勒撒(St Teresa of Avila)也不会这样。她说:"这是我祷告的方法:因为我不能用我的悟性去沉思,于是我想办法去描绘在我里面的基督……我做了许多这一类的简单的事……我相信我的灵在这方法上获益良多,因为我虽然不明白祷告是怎么一回事,但我已开始实行祷告。"(注9)在萧伯纳名著《圣女贞德》(Saint Joan)一书中,圣贞德坚持说她听见了从上帝而来的声音。一班怀疑论者告诉她,这声音是从她的幻想而来。圣贞德不为所动,回答说:"是的,上帝就是那样对我说话。"
想象打开信心之门。如果我们的心眼能够"看见"一个破碎的婚姻重圆或者一个病人痊愈,那么,要相信真的会如此产生,也就不难了。小孩子很容易了解这些事,并且对于用想象去祷告的事反应极佳。有一次我应邀到一个家庭去为一位病重的女婴祷告。她四岁的哥哥也在房中。于是我告诉他,我需要他的帮助去为他的小妹妹祷告。他十分高兴,我也如此,因为我晓得小孩子往往能够作出很有果效的祷告。他爬上我旁边的椅子。我说:"让我们玩一个小游戏。既然我们知道耶稣时常与我们同在,让我们想象他坐在我们对面的椅子上。他耐心地等待我们集中注意在他身上。当我们看见他的时候,我们开始多思想他的慈爱,而不要老惦记着珠丽病得多么沉重。他微笑、站立,向我们这边走过来。然后让我们两人把我们的手放在珠丽身上。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耶稣会把他的手放在我们的手上面。我们会留心注视,并且想象从耶稣而来的光正射在你的妹妹身上,使她痊愈。让我们佯作耶稣的光与病菌激战,直到它们全部给光杀死,好吗?"这位小孩庄严地点头。于是我们两个用这个稚气的方法祷告,然后感谢上主,我们所祈求的都会一一实现。我不晓得确实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晓得事情如何完成,不过我晓得,第二天早上,珠丽完全好了。
让我在此加插一句提醒的话。我们不是试行在我们的想象中变幻出一些本来没有的东西。我们也不是企图操纵上帝,吩咐他做什么。事实完全相反。我们是祈求上帝指示我们该做什么。正如朱莉安娜所说的,上帝是我们恳求的基地,我们全然靠赖他。我们的祷告正好像一种反射作用,把上帝先前在我们心中所创造的东西反射出来。那些观念,那些图像,那些话语都没有用,除非它们是从圣灵而来。而你晓得,这圣灵"亲自用说不出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 8:26)
在课堂中有难处的儿童对祷告会有敏锐响应。我有一位朋友是专门教导情感不健全的儿童的,他决定开始为他们祷告。当然他没有把他为他们祷告的事告诉那班儿童;他只是为他们祷告。当其中一位孩子爬到他桌子底下,作出胎儿的姿势时,我这位作教师的朋友会把孩子抱起,默默地为他祷告,祈求基督的光和生命医治这个孩子里面受伤和自我憎恨的情绪。为了避免使他难堪,这位教师会一边祷告,一边抱着这个孩子在课堂中走来走去,继续他正常的工作。过了一会,这个孩子的情绪会松弛下来,很快便回到他的座位上。有时我的朋友会问这孩子,他是否记得,当他在一次赛跑中得到第一名时,心中有什么感受。如果那孩子说:"是的,我记得",那么他会鼓励他描述他自己跑到终点时,朋友们欢呼和爱他、恭维他的情形。这样,这个孩子便能在祷告的事工上与他合作,并且增强了对自己的接纳(人们对在学校中禁止公开祷告的问题会深刻关怀,但是极少人利用这样的机会,用这种方法为学童祷告,这岂不是有点反常吗?其实后者并无法律禁止)。到学年结束时,除了两个孩子以外,其他孩子都能回到正常的课堂中去。碰巧吗?或者是。不过汤朴威廉大主教曾经注意到,当他祷告的时候,这种碰巧的事更常发生。
上帝渴望人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健全、完全,以及永久的关系。你可能知道一些人婚姻陷于极深的困难中,需要你的帮助。也许丈夫与别的女人有染。你不妨考虑,在三十天中,每天一次为这对夫妇的婚姻祷告。在脑中想象那位作丈夫的去见另外那位女人,而开始觉得非常困扰和惊讶,自己竟与这个女人搞上了关系。细心观察发现他开始厌恶自己有这种违法的外遇思想。再想象他踏进家门,看见他的妻子,心中忽然涌起对他妻子的热爱。想象他们一起散步,彼此重沐爱河,正如多年之前的情形一样。"看着"他们越来越多关怀交谈,彼此关心。在你的想象中,建造一道砖墙,把那位丈夫和另一个女人隔开。又为这对夫妇建造一个满有爱情和关心的家,使基督的平安充满这家。
你的牧师和崇拜聚会也需要沉浸于祷告中。保罗为信徒祷告;他也请求信徒为他祷告。司布真(C.H.Spurgeon)把他的成就归功于他教会的祷告。劳伯(Frank Laubach)告诉他的听众:"我对你们是否为我祷告非常敏感。如果你们中有一个人没有为我祷告,我感觉得到。当你们为我祷告的时候,我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力量。当牧师讲道时,如果会众中每一个人都为他迫切祷告,一个神迹就会出现。"(注10)用你的祷告渗透你的崇拜聚会。想象上主以他的同在充满圣所。
我们能为性的越轨祷告,确知能够产生真正的长久的改正。性好像一道河流--当它保持在正当的河床上时,乃是一种美好和奇妙的福气。一道河流如果涨过两岸,乃是一件危险的事,歪曲了的"性"也是如此。上帝所创造的性的河岸是什么呢?乃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生在婚姻关系中生活。当我们为那些给性的难题困扰之人祷告,看见一道泛滥两岸的河流蒙上主导回它自然的河床时,乃是一种乐事。
藉着你的祷告,你自己的孩子能够也应该得到改变。白天与他们一齐祷告,晚上当他们睡了以后为他们祷告。一种愉快的方法是进入他们的卧房,轻轻地按手在你睡了的孩子身上。想象基督的光透过你的双手,把你的孩子当天所经历的情感上的创伤以及受伤的感觉都一一加以医治。让主的平安和快乐充满你的孩子。
作为基督的一位祭司,你能够施行一种美妙的服务,就是抱起孩子们,给他们祝福。在圣经里面,作父母的把他们的孩子带到耶稣面前来,不是要他与他们玩耍,或者教导他们,乃是要耶稣按手在他们头上,祝福他们(可10:13-16)。他也赐了给你这种能力去做同样的事。蒙那些知道如何祝福的成年人祝福的小孩有福了!
劳拍在他所著许多论祷告的书中发展了一种极好的观念,就是"闪光式的祷告"。他决心学习如何生活,俾能"看见任何人便为任何人祷告!听见任何人,例如这一群孩子在讲话,那个小男孩在哭泣,也立即为他们祷告。"(注11)把坚定率直的祷告闪照在人们身上,乃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并且能够带来有趣的结果。我曾经尝试过,内心默默祈求,求主的喜乐以及他同在的感悟,在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里面兴起。有时人们没有显出什么响应,可是别的时候,他们回头微笑,似乎有人向他们说话。在公共汽车和飞机上我们能够幻想耶稣在中间的通道上走下来,轻拍人们的肩膀说:"我爱你。我最高兴的是饶恕你,把一切好东西赐给你。你有最优美的素质仍旧含苞未放,只要你说'愿意',我会把它打开。如果你肯让我管理你的生命,我会高兴去做。"劳拍建议说,如果我们中数以千计的人肯尝试对我们所遇见的每一个人发出"飕飕发声的祷告",并且分享我们这样做以后的结果,我们会学得许多怎样为人祷告的功课。如果我们中数以千计的人,会不住地向周围靠近我们的人抛出一件祷告的斗篷,我们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整个气氛。"许多单位的祷告联合起来,好像水滴一样,会造成一个不能抗拒的海洋。"(注12)
我们必须学习用祷告去抗拒邪恶。古时的作家敦促我们,要发动属灵的战争去抵抗"世界、肉体和邪恶者"。我们永不可忘记,我们灵魂的仇敌,好像"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 5:8)在祷告中,我们与那班执政的、掌权的争战。我们需要在祷告中祈求保守;用基督的生命围绕我们,用基督的宝血遮盖我们,用基督的十字架把我们密密封住。
我们决不可等到我们觉得喜欢祷告时才为别人祷告。祷告像任何其他工作一样;我们可能不觉得喜欢工作,可是到我们工作了一会儿以后,我们便开始觉得喜欢工作。我们可能不觉得喜欢练习钢琴,可是我们练习了一会儿以后,我们便觉得喜欢练习。照样,我们的祷告肌肉需要使它灵活一下,而代祷的血液循环一旦开始以后,我们会觉得喜欢祷告。
我们毋须担心这种工作会使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因为"它不花时间,但占据我们全部的时间。"(注13)不是除了工作以外另加祷告,乃是祷告与工作同时进行,我们在工作之前,工作期间,以及工作以后都祷告。祷告与行动结合在一起。祈里实验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有一种方法,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在超过一种层面上同时有秩序地进行。在一个层面上我们可能在思想、讨论、观看、计算、应付外面各种事务的一切要求。可是在心灵深处,在前景的背后,在更深的层面上,我们也可能在祷告、爱慕、唱歌和崇拜,以及轻柔地吸入上帝的气息。"(注14)
我们有那么多的事要学习,那么长远的路要奔跑。我们心中的渴求实在可用戴以特大主教(Archbishop Tait)的话总括起来:"我要一个更大、更深、更真的祷告生活。"(注15)
〖 进一步研究 〗
当我到各处旅行时,我发觉有几点常见的误解会破坏祷告的工夫。
第一项误解是,误以为祷告主要是向上帝祈求一些东西。祷告蒙应允确实美妙,但它对祈祷的主要功能来说,只是次要的。祷告的主要功能是继续不断地与上帝联部络交通。沉浸于基督的光辉中,在那个姿态中感到舒服,吟唱"他与我同行,他与我交谈",知道这情况是一种灿烂的实体,在我们每天的全时间中发现上帝,对此发现感到欢乐,而不是不安--这就是祷告的内涵。在这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团契生活中,祷告蒙应许,只是一种愉快的副产品而已。
第二项误解是,误以为祷告时常是一种奋斗,正如我们所说的,"进入祷告的负担之下"。我当然不想否认那紧张和困难的时刻,不过,我发现那不是最常见的经验。我也不想贬低我们在那位统管宇宙之主面前所感受到的敬畏,甚至惊惧的感觉。然而最常的经验是轻松、喜乐、安慰、宁静。有时甚至会欢笑,虽然那欢笑比通常的欢笑丰富得多,也较少矫饰(我是否应该说,更神圣)。有一种同伴和友谊的感受,虽然这种感受也与通常属人的变化多端的友谊有不同的素质。也许那便使我们成为上帝的朋友。
第三项误解是,误以为我们活在一个关闭了的宇宙中,一切东西都固定了。我们觉得:"既然一切都固定了,而上帝自始就已知道其结局,那么,为什么要祷告?"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许你有过挫折的经验:你与雇主讨论公司考虑要接纳的政策。你的雇主可能邀请你分享你的意见,而他似乎仔细聆听你的意见。可是后来你发现,在你进入这个房间之前,公司早已有所决定。许多人觉得祷告就是这样。不过,如果使徒保罗所说:"我们是与上帝同工的"(林前 3:9)是对的话,那么,我们的宇宙的确是一个开放的宇宙。我们与上帝同工,去决定事情的结果。这句话要用敬虔的态度说出来,但它需要说出来--我们是与上帝同工的创作者,共同在世上去促进他的国度。
第四项误解是,误以为假如我们的祷告不是在第一次便蒙垂听,而且每次都蒙垂听,那么,我们的信心便会崩溃。正如有一个人对我说:"如果上帝不垂听这次的祷告,那么一切都完了;我永不可能再相信祷告。"就是这种恐惧,使我们倾向于含糊的祷告--那么,如果没有什么事发生,也没有人晓得。不过,假设我踏进我的办公室,打开电闸,没有灯光。我是否会说:"唔,我毕竟从来都不相信电!"不,我会假定有些事情不妥,而我会设法找出问题之所在:也许灯泡坏了,或者线路不对。祷告也一样,而我时常发现,问题确实是联络上不妥,而这错误是在我们这一边。
第五项有关祷告的误解是,采纳下列常见的教导:"只祷告一次!多过一次便表示缺乏信心。"我了解如此教导之人的用意是善良的,不过,极坦白地说,这种教导与圣经的经验和教训大相径庭,特别是与耶稣教人恒切祷告的教训不合。我认为,我们必须持守祷告的工夫,主要是因为我们是一条渠道,上帝的生命和光辉藉我们流入个人里面,或者流入某种情势里面。附带说明的是,我发觉,祷告乃是各项操练中最有帮助的一种,它帮助我们脱离"过去"这妖怪,因为藉着那些为我们祷告的手,有一种内在的医治临到我们。
让我号召你作祷告的探险--没有别的东西吸引我们更亲近上帝的心。
〖 读经日程表 〗
星期日--祷告的模式。太6:5-15
星期一--崇拜的祷告。诗103篇
星期二--悔改的祷告。诗51篇
星期三--感情的祷告。诗150篇
星期四--引导的祷告。太26:36-46
星期五--信心的祷告。雅5:13-18
星期六--命令的祷告。可9:14-29
〖 研讨题目 〗
1.我为什么说:"祷告是改变"?在你自己的生命中,你曾否有过这经历?
2.我们怎能不受"信心伟人"的榜样影响而灰心丧志?
3.相信我们所住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或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对我们的祷告会造成怎样的分别?
4.为什么看祷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重要的?
5.试说明信心的祷告和引导的祷告之间的分别。
6.劳拍说:"我想学习如何生活,好叫我看见任何人便为任何人祷告"。花一整天尝试这样做,并且把你从这经验中所学得的记录下来。
7.在祷告的功课上采用想象力。你对这观念有什么反应?
8.今天便"注视"某些人,想象如果他们领受了双倍的基督的光辉,会变成怎样?藉着信心,把基督之光双倍地送给他们,并且把你从这经验中所学得的东西记录下来。
9.当我们觉得不想祷告时,我们该怎样做?
10.你对本章末所引祈里的言论有何体验?
〖 进一步阅读资料 〗
圣德勒撒(St Teresa of Avila)著:The Interior Castle,Halcyon Backhouse, London: Hodder &Stoughton,1988。本书作者为十六世纪西班牙一位托砵尼。本书描述七个内在的居所,在这居所中,心灵透过祷告的大门进去。在第七个位于正中的居所里,上帝以最大的光辉住在其中。
贾丁纳(Ken Gardiner)著:Standing in the Gap,Kingsway:1985。这是一本有关代祷的有趣研究。
哈勒斯比(Ole Hallesby)著:《祷告》道声出版社Prayer ,Leicester:Inter Varsity Press,1961。本书作者为挪威一位主要的灵修书籍作家。本书之目的是要帮助普通基督徒,发展一种较有意义的祈祷生活。
利希(Kenneth Leech)著:True Prayer,London:Sheldon Press, 1980。庐云论到本书时说得好:"这本书不仅论及祷告,而且在读者中创造了空间,使祷告能增长及成熟。"
慕安德烈(Andrew Murray)著:The Prayer Life,Basingstoke:Marshall Pickering,Mach,1989。本书作者是上个世纪一位伟大的宣道家以及祷告者。本书研究祷告生活,并且指出对上帝投降及顺服的重要性。
慕安德烈著:《祷告的学校》校园书房出版社With Christ in the School of Prayer,Basingstoke:Marshall Pickering,1983。本书是一本辉煌的典型著作,处理代祷的职事问题。
孙德士(J Oswald Sanders)著:Prayer Power Unlimited,Crowborough:Highland Books,1985。这本书对个人的祷告有实际的指引。每一章末了都有合用的讨论题目。
------------------------------
------------------------------
肆 · 禁食的操练
"有人把宗教的禁食抬高到超乎圣经和理性的境地;又有人对它完全置之不顾。"
--约翰·卫斯理
在今日这个到处点缀着黄金拱门的餐厅、夹杂着意大利烤饼店的文化气候中,禁食似乎配合不上,也与我们时代的步伐极不协调。事实上,许多年来,在教会内外,一般的说,禁食都不受重视。比方,在我的研究中,我找不到一本讨论禁食的书是在一八五六年到一九五四年之间出版的。可见,几乎有一百年的时间,没有一本讨论禁食的新书出现。近年来,人们对于禁食再感兴趣,但离恢复一种平衡的圣经教训尚远。
一个在圣经中那么常提到,历代基督教又那么热心地实践的课题,竟有那么长的时间几乎完全被人忽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两件事。第一,由于中古时代实行过分刻苦己身的生活,结果使禁食有了一个坏名声。接着基督教信仰内在的实质渐渐减弱,便越来越有一种趋势,强调惟一剩下的东西就是外表的形式。而任何时候,有一种缺乏属灵能力的形式,律法便起而掌权,因为律法时常带有一种权力操练的意识。于是禁食便受到最严紧的律例所管制,也用极端的自我禁止和苦待己身的方法去实行。现代文化对那些过分的行为有极强的反应,以致趋向于把禁食与制欲混为一谈。
其次,今天我们所听到的不断的宣传,已经使我们深信,如果我们每天不吃三顿大餐,其间再加上小食,那么我们便陷于饥饿的边缘。这种信念,再加上另一种流行的信念,就是相信去满足人的每一种欲望乃是积极的德行,使人觉得禁食似乎是一件不合时宜的事。任何人如果认真尝试禁食,便收到群起而攻之的对待。"我相信禁食会损害你的健康。""它会削弱你的力量,以致你不能工作。""它难道不会破坏身体上健康的肌肉组织吗?"这一切当然完全是基于成见的胡说。虽然人体如果没有空气或水,只能生存短短的时间,但若只是没有食物,它能继续生存许多日子--通常约四十天--然后才会开始饿坏。我们毋须赞同一些团体过分夸张的宣言,但我们可以放胆地说,假如做得正确,禁食对身体能够产生有益的果效。
圣经里面有那么多的谈到禁食的话,我们不妨再次看看这种古老的操练。圣经里面实行禁食的知名人物,成为圣经的一种"名人录":传律法的摩西、大卫王、先知以利亚、以斯帖皇后、先知但以理、女先知亚拿、使徒保罗、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在教会历史中历代以来,都有许多伟大的基督徒实行禁食,并且见证它的价值,其中有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约翰·诺克斯、约翰·卫斯理、约拿单·艾佛斯、大卫·卜莱纳、查理斯·芬尼,以及中国的席胜魔牧师。
禁食当然不是仅属基督教的操练,世上所有主要的宗教都认识它的果效。古波斯宗教家佐罗斯德(Zoroaster)、中国的孔夫子和印度的瑜珈师傅都实行禁食。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也都禁食。甚至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利泰(Hip-pocrates)都相信禁食。当然,这班圣经里面以及圣经之外的人对禁食有极高的评价,这事实并不能使禁食变为对,甚至不能使禁食变为值得做的,不过,这事实应该足以使我们驻足深思,愿意把我们今天对禁食的流行假设加以重新的估价。
〖 圣经中的禁食 〗
圣经谈到禁食时一直是指为了属灵目的的缘故而停止禁食。它与"绝食示威"(Hunger strike)的行为有别。后者的目的是要取得政治权力,或者为了一种善良的目标而吸引注意。它也与卫生的饮食规定不同,因为后者虽然也强调禁戒事物,不过是为了肉体的目的,而不是属性之目的而这样做。由于现代社会的世俗化,"禁食"(如果实行的话)的动机不是为了虚荣便是为了争取权力。这并不是说这样禁食的方式必然不对,不过它们的目的与圣经所描述的禁食不同。圣经的禁食时常都以属灵的目的为中心。
在圣经中正常的禁食方法包含禁戒一切的食物,固体和流质的都在内,但不包括水。在耶稣四十日的禁食中,圣经告诉我们,他没有吃什么,到了禁食结束时,他就饿了,而撒但引诱他吃东西,这便表明,所禁戒的是食物而不是水(路4:2以下)。从物质的观点而言,这就是禁食通常所涉及的东西。
有时所描述的禁食是部分的禁食,即对饮食有所限制,但并非完全禁戒。虽然先知但以理的习惯似乎是正常的禁食,但有一次,有三个礼拜,他宣言说:"美味我没有吃,酒肉没有入我的口,也没有用油抹我的身"(但 10:3)。我们不晓得这次不按常规禁食的理由;也许他在政府中所担任的职务不容许他完全禁食。
在圣经中也有几个例子,称为"绝对的禁食",或者禁戒食物和水。它似乎是一种非常的办法去应付一种可怕的紧急事变。当以斯帖晓得她自己和她的同胞快要被处死的时候,她吩咐末底改说:"你当去招聚……所有的犹太人,为我禁食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斯 4:16)。保罗在与活的基督相遇以后,也实行三天绝对的禁食(徒 9:9)。由于人体不能超过三天不喝水,因此,摩西和以利亚四十昼夜绝对禁食的行为必须看作是超自然的事(申9:9;王上19:8)。我们必须强调,绝对的禁食是一种例外,除非一个人有从上帝而来的清楚命令,否则不应该实行,并且在实行的时候,不能超过三天。
在多数的情况下,禁食是个人与上帝之间私人的事件。不过,有时偶然也有团体或公众的禁食。摩西律法所要求的惟一的每年一次的公众禁食是在赎罪日举行(利 23:27)。这日要放在犹太人的日历中,那时百姓要忧伤痛悔,作为他们罪过的救赎(慢慢地又加添了别的禁食日子,直到今天超过了二十天)。此外,在团体或国家的非常时期,也号召人禁食:"你们要在锡安吹角,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严肃会。聚集众民"(珥 2:15)。当犹大国受敌人入侵时,约沙王号召全国禁食(代下20:1-4)。为了回应约拿的宣道,尼尼微全城的人,包括牲畜--无疑是非自愿的--都实行禁食。在动程回耶路撒冷之前,以斯拉要那些被掳之人禁食祷告,求主保守平安经过强盗出没的道路(拉8:21-23)。
假如人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同时在这些事上一心一意,那么团体的禁食是一件美妙和满有力量的事。教会或其他团体若有严重的难题,藉着一致的团体祷告和禁食,会得到实质上的医治。当有足够的人数正确地了解所涉及的内容时,号召全国性的祷告和禁食,也能够发生有益的果效。在一七五六年,英皇号召全国人民作一天严肃的祷告和禁食,因为面临法国入侵的威胁。约翰·卫斯理在他当年二月六日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禁食日是个辉煌的日子,自从王权复兴以后,在伦敦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形。城中每一间礼拜堂都挤得水泄不通。每一个人的面孔都显得庄严肃穆。上帝诚然垂听的祷告,我们的宁静会继续延续下去。"
在注脚中他写着说:"屈辱转为全国性的欢乐,因为逃脱了法国人入侵的威胁。"(注1)
在历史上也发展了一种可称为经常的禁食。到撒迦利亚先知的时候,已有四种经常的禁食(亚 8:19)。在耶稣的比喻中那位法利赛人的夸口,虽然描述一种当时普通的习惯:"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路18:12。注2)。"十二使徒遗训"催促人每遇在礼拜三和礼拜五两次禁食。第六世纪的奥灵斯第二次大会(The Second Council of Orleans)规定人必须举行经常的禁食。约翰·卫斯理想要重振"十二使徒遗训"的教训,催促早期的循道会信徒在礼拜三和礼拜五禁食。他觉得这事十分重要。事实上,他拒绝按立任何人为循道会的牧师--如果那人在那两天不禁食的话。
经常的或者每周的禁食在一些人身上有那么深的果效,以致他们想找出圣经对这事的命令,好叫他们可以催促所有的基督徒都这样做。这种寻找是徒然的。因为根本没有圣经的律法吩咐人经常按时禁食。不过,我们在福音中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放弃它的意思是给我们机会。既然没有律法约束我们,我们便有自由在任何一天禁食。对保罗而言,自由的意思是,使他"常常禁食"(林后11:27,依英文钦定本翻译)。我们应该时常谨记使徒的勉励:"不可将我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加 5:13)。
今天,有一种相当流行的"操练"是与禁食相近似,但并非完全一样的,称为"警醒"("watchings")。这是根据保罗论到他的受苦时所采用的词汇(林后6:5,11:27)。那是指克制自己不睡觉,以便从事祷告或者担负其他属灵职守。没有迹象表明这事与禁食有任何中心的关联;否则我们实在会限于极短的禁食!虽然"警醒"可能有价值,而上帝有时可能呼召我们为了特别的需要而不睡觉,但我们必须小心,不要高举一些只有极微小的圣经根据之事,认它们是主要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在任何有关操练的讨论中,我们都必须把保罗的警告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会发现许多事……"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已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西 2:23)
〖 禁食是一条诫命吗? 〗
有一个问题是许多人理所当然地关心的,那就是圣经是否使禁食成为所有基督徒必须履行的义务。有无数的人都曾试过回答这个问题,结果也便有了各种不同的结论。其中一个最好的肯定性的答案是在一八五0年由卡赖特(Thomas Cartwright)所写的,书名是《真禁食之神圣实施》(The Holy Exercise of a True Fast)。这本书可说是有关这问题之第一流作品。
虽然有许多讨论这个题目的经文,可是其中两处是特别重要的。第一处耶稣在登山宝训中令人惊愕的有关禁食的教训(注3)。其中两个因素与目前这个问题有直接的关系。他对禁食的教训是直接处于他论施舍和祷告的场合中。似乎有一种几乎不自觉的假定,即认为施舍、祷告和禁食,三者都是基督徒灵性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没有理由把施舍和祷告从他的教训中除去,我们也没有更多的理由把禁食从他的教训中除去。第二,耶稣说:"当你们禁食的时候……"(太 6:16)。他似乎假定人们会禁食。所需要的是教导人们怎样正确地去做。马丁路德说:"基督无意拒绝或看轻禁食……他的意思是恢复正当的禁食。"(注4)
然而,说了上面的话以后,我们必须进一步地认识,耶稣那番话并不构成一条诫命。耶稣只是指导人们怎样正确地去实行当时的一种普通惯例。耶稣一句话也没有提到这是否一种正当的行为,也没有说到是否应该继续这样做。所以,耶稣虽然没有说"如果你禁食",他也没有说"你必须禁食"。他的话非常简单,只说"你们禁食的时候"。
耶稣有关禁食的第二个重要的言论,是在响应施洗约翰的门徒所发的一个问题时所说的。他们对一项事实感到困惑,就是他们和法利赛人都禁食,但耶稣的门徒不禁食。于是他们问:"为什么?"耶稣回答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太 9:15)论到今天的基督徒是否应该禁食,那也许是新约里面最重要的声明。
因着耶稣的来临,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上帝的国已经临到他们中间,带着随时都能发挥效能的力量。新郎在他们中间,那是欢宴的时刻,不是禁食的时刻。然而,日子将到,那时门徒要禁食,虽然不是按照旧的律法主义的方式去实行了。
论到耶稣的门徒将要禁食的最自然解释是指目前的教会时代,特别是鉴于这一段话与耶稣随后以新皮袋比喻上帝国度的言论那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太9:16-17),便更觉是指目前的教会时代而言。华理斯(Aryhur Wallis)辩论说,耶稣这话是指目前的教会时代多于指他的死和复活之间的三天时间。在结束他的辩论时他写着说:
"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新郎不在的日子指的就是目前这个时代,就是从耶稣升天到父那里去直到他再临的那段时间。这虽然就是他的使徒们对他的了解。因为直到他升到父那里去以后,我们才读到他们实行禁食(参徒13:2-3)。……教会的这个时代就是新郎不在的时期。当我们的主说:'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就是指教会这个时代而言。现在就是这个时代!"(注5)
我们无法忽视耶稣在那段经文中所说的话之力量。他明显表示,他预期他的门徒在他离开以后要禁食。虽然这些话不是用命令方式表达出来,那只是语意学上的技术。从这段经文中基督显然支持禁食的事,也期望跟从他的人会实行。
也许最好避免"命令"这说法,因为严格说来,耶稣并未命令要禁食。不过他显然以这原则为出发点,就是上帝国的儿女会禁食。对一位渴望与上帝更亲密地同行的人,耶稣这些话是有号召力的。
今天,那些对基督的呼召会作出回应的人在哪里呢?我们是否已那么习惯"廉价的恩典",以致我们本能地逃避那比较严格的呼召我们顺服的要求呢?"廉价的恩典乃是没有门徒职分的恩典,没有十字架的恩典"(注6)。比方,为什么金钱的奉献,毫无疑问地被承认是基督徒敬虔的一种元素,而禁食则那么多争论呢?从圣经里面,我们当然可以找出许多讨论禁食的证据,正如讨论金钱奉献的证据那样多--如果不是更多的话。也许在我们这个富裕的社会中,禁食比金钱的奉献,包含大得多的牺牲呢!
〖 禁食之目的 〗
耶稣对禁食问题所发表的第一篇言论是针对动机而言的(太6:16-18)。这一点实在促使我们要作出反省。利用好的事物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常都是假宗教的标帜。我们多么容易采用禁食这类的东西意图去促使上帝做我们想要的事。有时我们那么强调禁食的福气和好处,以致我们会面临一种试探,就是相信我们只采用一点点的禁食,便能使整个世界,包括上帝本身,都完全听命于我们。
禁食必须永远都以上帝为中心。它必须由上帝所发动又由上帝所制定。像女先知亚拿一样,我们需要"用禁食去侍奉"(路2:37;中文和合本作"禁食祈求")。若由任何别种目的,都要在上帝之下,服从上帝。像在安提阿的使徒团体,"禁食"和"侍奉主",必须一口气说出来(徒 13:2)。司布真写着说:"我们在礼拜堂的禁食和祷告的季节,实在是兴高采烈的日子;天门从来没有开得那么大;我们的心也从来没有那么接近那荣耀的焦点。"(注7)
上帝询问撒迦利亚那个时代的百姓∶"你们……禁食悲哀,岂是丝毫向我禁食吗?"(亚 7:5)如果我们的禁食不是向着上帝,那么我们是失败了。物质的利益,祷告的成功,具备能力和属灵的明见--这些东西永不能代替上帝,作为我们禁食的中心。约翰·卫斯理宣告说:"首先的是,禁食必须对主而作,让我们的眼睛专注于他。让我们的用意要这样,惟独这样,就是荣耀我们在天上的上帝……"(注8)。这是惟一的办法,能够拯救我们脱离爱福气过于爱赐福气的主。
这基本的目的一旦在我们心中固定以后,我们便可以更进一步去探讨禁食中另一些次要的目的。禁食比其他任何一种操练更能反映出那些控制我们的东西。这对一位真正渴望被更新变为耶稣基督的形象之门徒乃是一种最美妙的好处。我们用食物和其他好东西把我们里面的东西遮盖起来,可是在禁食时,这些东西再次浮现。如果骄傲控制我们,它几乎会立即显明出来。大卫说:"我以禁食降卑我心"(诗69:10;"降卑"中译作"刻苦")。忿怒、痛恨、妒忌、争竞、恐怖--如果它们在我们里面,那么在禁食的时候,它们会浮现出来。起初我们会寻求借口说我们的忿怒是由于我们饥饿;然后我们会晓得,我们所以忿怒是因为忿怒之灵在我们里面。我们能够以获得这种体认而高兴,因为我们晓得,藉着基督的大能可蒙医治。
禁食提醒我们,我们是"靠上帝口里所发出的一切话"而活着(太 4:4)。承托我们生命的,不是食物,乃是上帝。"万有靠基督而立"(西 1:17)。所以,在禁食的经验中,我们与其说是禁戒食物,倒不如说是丰丰富富地享用上帝的话。禁食乃是享用盛宴!当门徒把午餐带给耶稣时,假定他已饥肠辘辘,但他宣布:"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约4:32、34)。这不是一个聪明的隐喻,乃是一个真正的实体。事实上,耶稣已被上帝的能力所滋养,所托住了。这就是他在《马太福音》第6章论禁食的教训的理由。他告诉我们,在禁食时不要面带愁容。因为,事实上,我们不是落在悲惨的地步中。我们在上帝那里受滋养。正如以色列人在旷野,藉着天上降下来的神奇吗哪而维持生命,照样,我们也藉上帝的话维持生命。
禁食帮助我们在生活上保持平衡。我们多么容易让非主要的食物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先权。我们多么容易贪求一些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直到我们受它们的奴役。保罗写着说:"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林前 6:12)我们人类的各种欲望好像一条河流,倾向于泛滥两岸;禁食帮助我们把这些欲望保持在正当的河床上。保罗说:"我是攻克已身,叫身服我。"(林前 9:27)与此相似,大卫也写着说:"我禁食刻苦已心。"(诗 35:13)那不是苦行主义,那是操练带来自由。在第四世纪时,阿斯提留(Asterius)说,禁食保证肚子不会使身体沸腾起来像茶壶一样,以致对灵魂产生妨碍(注9)。
无数的人曾经写出禁食的许多其他价值,例如使代祷更加有效、在作决定时获得指导、更加集中注意、使那些受压制的得拯救、身体上获得健康,又得到属灵的启示等。在禁食这事上,正如在一切的事上一样,我们能够期望上帝赏赐那些殷勤寻求他的人。
〖 禁食的实施 〗
现代男女对于禁食的实际方法多半都不懂。那些想要禁食的人对这方面的知识必须熟悉。
正如一切操练一样,必须由浅入深,按部就班的去做;先学步,后学跑。开始的时候作部分的禁食,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许多人发觉,从午餐到午餐是最好的时间。这便意味着你有两顿不吃正餐。喝点新鲜果汁是挺好的。可以每周一次这样做,连续几星期。在开始的时候,你会为那些外在的情况而感到惊喜,可是最需要监管的是内在的崇拜态度。外表上你会照常做你日常要做的事,但内里你会在祷告、景仰、歌唱和崇拜的心境中。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一天的每一件事都变为对主的一种神圣侍奉。无论你的责任多么凡俗,对你而言都是一种圣事。培植一种"对属神的气息之温柔的感受力"(注10)。在停止禁食的时候,先吃些鲜果和蔬菜,同时内心应当满有喜乐。
经过两三个礼拜以后,你便预备自己去尝试二十四小时正常的禁食。只喝水,但是要喝得适量。有许多人觉得蒸馏水是最好的。如果白水使你觉得索然无味,加一茶匙柠檬汁在里面。在禁食期未完之前,你大概会觉得有点饥饿的痛苦,或者不舒服。那并不是真正的饥饿;你的胃历年以来都受训练在一定的时刻发出饥饿的讯号。在多方面,你的胃好像宠坏了的孩子,而宠坏了的孩子不需要宽纵,他们需要操练和管教。马丁路德说:"肉体惯于尽情埋怨。"(注11)你必须对这些埋怨毫不让步。不要理会这些讯号,或者索性吩咐你那"宠坏了的孩子"安静下来,经过短时间以后,你的饥饿痛苦会过去。不然的话,慢慢地饮另一杯水,那时你的胃会感到满足。你要作你的胃的主人,不是它的奴役。如果家庭责任容许的话,将你的通常用膳的时间用以默想和祷告。
不消说,你应该遵照耶稣的忠告,约束自己,不让别人注意到你在禁食。只让那些必须知道你在禁食的人知道这事。如果你故意让人注意你在禁食,正如耶稣所说的,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那便是你的赏赐。然而,你禁食是为了伟大得多和深刻得多的赏赐。下面各则乃是一位有两年的时间,每周禁食一次作为试验之人所写的。请注意从禁食的表面意义进入更深的成就之过程。
1.整体没有吃东西,我觉得是一个极大的成就。我向自己祝贺,因为我发觉禁食原来那么容易。……
2.开始看出上面所说的几乎不是禁食的目标。因着开始觉得饥饿而在这方面获得帮助。……
3.开始把禁食与我生命中更难禁止的其他地方联结起来。…… 在公共汽车上我不一定必须得到一个座位才觉满足,或者在夏天必须凉快,在冬天必须温暖才不会烦恼。
4.……更多思想基督的受苦,以及那些饥饿的人和有饥饿婴孩之人的痛苦。……
5.实行禁食的操练六个月以后,我开始看出,为什么建议禁食两年。经验沿途改变。在禁食的日子,饥饿变得尖锐,吃东西的试探越来越强。我第一次使用这天去寻求上帝对我生命的旨意。开始思想交付自己的生命是什么意思。
6.如今我晓得,祷告和禁食必须错综复杂地联络在一起,没有别的途径。然而那途径在我里面还未联结在一起(注12)。
已经完成几次的禁食,而且有点属灵的成就以后,进一步的实行三十六时的禁食:三顿不吃。完成了这一着以后,便有适当的时候去寻求主的旨意,看看他是否要你继续更长时间的禁食。三天到七天是一个好的期限,也许对你生命的路程会有一个重大的影响。
能够预先了解在较长时间的禁食中,你身体会经历的过程,这对你是有益的。最初的三天,就身体上的不舒服和饥饿的痛苦而言,通常是最难受的。身体开始把历年以来,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所集聚的毒素除去,这过程并不好受。这是造成舌苔和口臭的原因。不要给这些征兆所困扰,反而应该为将要造成的健康的增进而心怀感激。这时你可能感到头痛,特别是如果你是个爱喝咖啡或浓茶的人。这些都是轻微的脱瘾症状,以后会过去,虽然有一段时间可能令人极不舒服。
到第四天,饥饿的痛苦开始减弱,虽然你会觉得软弱无力,并且不时晕眩。晕眩只是暂时性的,并且是因为忽然改变姿势而引起的。当你移动时,动作慢一点,你便不会有困难。软弱无力可能达到一种地步,甚至最简单的工作也要作极大的努力。休息是最好的治疗法。许多人发觉这是禁食中最困难的一段时间。
到第六或第七天,你会开始觉得比较强壮也比较机警。饥饿的痛苦会继续减弱,直到第九或第十天便只有轻微的不适。身体会消除大量的毒素,你会觉得心旷神怡。你的注意力会更容易集中,并且觉得似乎可以无限期地禁食下去。在身体上,这是禁食的最愉快部分。
从第二十一日到四十日或者更长的时期,因人而异,饥饿的疼痛(hunger pains)会重新出现。这是第一阶段的饥饿(starvation),表明身体已经用尽了它一切超额的储蓄,而开始支取活的组织。这时便应该停止禁食。
在禁食期间所减去的体重因人而异。开始的时候每天减少两磅,当继续禁食下去时,每天较少一磅,算是正常的情形。在禁食期间,你更易觉得寒冷,只因为身体的新陈代谢没有产生通常数量的热力。如果小心保持体温,这不是难题。
大家都应该明白晓得,有些人的身体不适宜禁食。糖尿病患者、怀孕的妇女,以及有心脏病的人都不宜禁食。如果你对于是否适宜禁食有什么问题,那么便要向医生请教。
在开始较长时间的禁食之前,有些人觉得要多吃一些,好"囤积起来"。这是最不明智之举,事实上,在禁食开始前一两天,比平常少吃一些反而是最好的办法。在开始一段较长的时间的禁食之前三天,你最好也不要喝咖啡或茶。如果你禁食前最后一餐吃的是水果和蔬菜,你便不会有便秘的困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禁食以后,应该先喝果汁或菜汁,起初只喝一点点。请记住,你的胃缩小了许多,同时你全部的消化系统都已陷入了一种冬眠状态。第二天你可以吃点水果,然后喝点牛奶或酸奶。再后你可以吃新鲜的"沙律"以及煮熟的蔬菜。不要在沙律上面加配制沙律的配料,也不要吃油和淀粉食物。千万不要吃得过量。这是最好的时候去考虑将来的饮食规则以及吃东西的习惯,看看你对你的食欲是否需要更多的约束和控制。
虽然禁食在肉体方面的情形令我们神往,不过我们永不要忘记,圣经讲的禁食主要的工作是属灵的事。在属性方面所经历的事,要比在肉体方面所经历的事更加重要。你会从事属灵的战争,这种战争需要《以弗所书》第6章所提到的一切武器去对付。灵性方面最危险的一段时期,乃是肉体的禁食终止的时期,那时我们有一种自然的趋势,就是松弛下来,疏于防范。不过,我不想给人留下一种印象,认为一切禁食都是一种属灵的沉重奋斗--在我的经历并非如此。禁食也是"……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 14:17)
禁食能够在属灵的境界带来突破,是任何其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它是上帝恩典和祝福的一种媒介,是我们不应该再予忽略的,卫斯理这样说:"……不是单从理性而来的亮光……促使上帝的子民在经历世历代都蒙指导,采用禁食作为一种媒介……乃是由于上帝自己曾经这样教导……清楚明白地彰显他的旨意。……不管有什么理由去苏醒古人,叫他们热心地时常实施禁食的责任,那些理由仍旧具有同等的力量去苏醒我们这样做。"(注13)
当前正是所有听见基督声音的人去遵行的时候了。
〖 进一步研究 〗
禁食主要的观念是,为了强烈的灵性活动的缘故,自愿地抑制一种正常的功能。生命中这种正常的功能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有时为了集中注意的缘故,我们把它们放在一旁。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看禁食时,我们便能看出它的合理处,也能看出它较广阔的范围。圣经讨论禁食时关于食物方面,但容许我把这重要原则应用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之其他层面上(注14)。
第一、今天有一种需要,就是学习禁戒"人"。我们有一种倾向,就是只想吞吃"人",而我们通常因此而引致严重的胃痛!我建议,我们要学习禁戒"人",不是因为反社会潮流,反而正因为我们强烈爱人,而当我们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想要为他们做好事,不是要伤害他们。独处的操练以及团体的操练携手并进。直到我们学会了独处时,我们才能在与人相处时帮助他们,不然的话,我们会把我们的松散带到那关系中。反过来说,直到我们学会了与人相处时,独处才不致成为一件危险的事,不然的话,它会把我们与受伤流血的人类隔离。
第二、让我们学习有时禁戒传媒。我时常惊奇,许许多多的人似乎不能够(或者至少不愿意)度过一整天,集中于单一件事。他们的思路时常给这个要求那个要求割断--报纸、收音机、电视机、杂志。无怪乎我们感到支离破碎。显然,传媒有时,但是无传媒也有时。我们送我们的孩子到夏令营去,他们回来时,心情兴奋,因为"上帝曾对我说话!"在夏令营中发生的事很简单:他们只是有一段够长的时间抛弃分心的事而集中注意。我们能够藉着我们日常生活的过程做到这一点。
第三、我会建议有时禁戒电话。电话是一种美妙的发明,但它不应该控制我们。我认为有人为了听电话而停止祷告!我想告诉你一个秘诀:你没有责任每次电话铃声响时都去听电话。在我们家中,当我们吃饭时,或者当我读故事给孩子听时,我们不听电话,因为我要我的两个儿子知道,他们比任何电话更重要。为了响应一部机器而中断一个重要的谈话,实在是一件极端无礼的事。
第四、我想建议操练禁戒广告板。我仍记得有一天,我在洛杉矶公路上开车。我忽然发觉,整个钟头的时间我的思想都给广告板控制。我建议我们禁戒广告板。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必须禁止自己不看广告板,而是说,广告板应该是一个标记,指引我们注意另一实体。当广告中人向我们喊出四个字母的字眼"More,More,More"(更多、更多、更多)时,让它提醒我们另一个四个字母的英文字,那是一个丰富、浓郁而强烈的字,就是"Less,Less,Less"(少点,少点,少点)。当我们给比活生生的人更巨型的漂亮女子以及喂得胖胖的婴孩轰击我们的脑筋时,也许那情景能够在我们的思想中触及另一世界,在那世界中,四亿六千万人都是严重的饥馑受害者(明天这个时候,他们中有一万人会死亡),在那世界中,印地安纳州一百万猪头要比这个星球上十亿人有更好的住处。
那便引我到第五也是最后的建议,那就是,我们要找出时间去禁戒我们那贪得无厌的消费文化,我们对那文化觉得很舒服。为了我们灵魂的缘故,我们需要时间到基督最喜爱的人中去--那班破碎、受伤、无依无靠的人--不是要向他们说教,乃是要从他们身上学习。为了我们的平衡,为了我们的神智清明,我们需要时间在他们中间,就是圣雄甘地所说,那班过着"永恒的强迫禁食"生活的人。
禁食是上帝所定下的一项属灵操练,是为了基督徒团契的好处而定下的。愿上帝在我们里面找到这样开敞的心,去接受他广施恩典的这个媒介。
〖 读经日程表 〗
星期日--基督的榜样。路4:1-13
星期一--上帝所拣选的禁食。赛58:1-7
星期二--部分的禁食。但10:1-14
星期三--正常的禁食。尼1:4-11
星期四--绝对的禁食。帖4:12-17
星期五--外邦宣教的创始。徒13:1-3
星期六--在教会中派立长老。徒14:19-23
〖 研讨题目 〗
1.检查你对禁食的思想之第一反应(若有此反应,请加上√):
唷!
唔。
哇!
还可以。
自由。
真的吗?
2.基督教的禁食与绝食抗议以及健康禁食有何分别?
3.给下列各项禁食下定义:
"正常的禁食"
"部分的禁食"
"绝对的禁食"
4.禁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禁食怎能显示,什么东西控制着你的生命?
6.对你来说,什么是禁食中最难的事?
7.禁食两顿正餐(二十四小时),把储下的时间献给上帝。把你从这经验中所学到的任何事记录下来。
8.试行禁戒传媒一周,看看你学到什么关于你自己的事?
9.试讨论这问题:禁食只不过是基督教信仰的文化表达而已,抑或是所有文化以及任何时代而设的?
10.在他那个时代,约翰·卫斯理要求每一位在循道会受按立的牧师,都必须经常地每周禁食两天。试讨论,这种要求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 进一步阅读资料 〗
史密司(David R.Smith)著:Fasting,London;Rushworth Literature Enterprise,1969。一本上好的研究"禁食"问题的书。
---------------------------------
----------------------------------
伍 · 研究的操练
"单研究人,获得的是没有灵魂的知识躯壳;单研究书籍,获得的是没有血肉的知识的魂。看见,并且观察;阅读,并且反省,便是走在通往知识的正途上,单必须在探究别人的心时,不忽略自己的心。"
--柯尔顿(Caleb Colton)
灵性操练之目的是使人完全改变。它的目标是用新的赐生命的习惯去代替旧的破坏性的思想习惯。这种目的在研究的操练中最清楚看出。使徒保罗告诉我们,我们获得改变之道是藉着心意的更新(罗 12:2)。心意的更新是藉着把那些会改变它的东西应用到它的上面。"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 4:8)研究的操练乃是基本的工具,带领我们去"思念"这些事。所以我们应该高兴快乐,因为上帝不是让我们自行设计一些方法,反而赐给我们这种恩典的媒介,去改变我们内在的灵。
许多基督徒仍被恐怖和焦虑所束缚,只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地采用这种研究的操练。他们可能忠实地参加教会的崇拜聚会,诚挚地完成他们的宗教责任,然而他们仍旧没有改变。在此我不是仅仅说到那些只按照宗教形式而行的人,乃是指那些真心诚意地寻求敬拜顺服耶稣基督为主宰为师尊的人而言。他们可能欢喜歌唱,在灵里祷告,按照他们所知的而过顺服的生活,甚至见到属神的异象和启示,然而他们生命的进程仍旧没有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采取上帝用以改变我们的一种中心方法:研究。耶稣十分明显地指出,对真理的知识会使我们得自由。"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我们得自由。"(约 8:32)舒服的感受不能叫我们得自由。狂喜的经历不能叫我们得自由。内心因耶稣而兴奋也不能叫我们得自由。如果没有对真理的知识,我们不会有自由。
这原则在人所尽力谋求的每一范畴中都是真实的。在生物学和数学上是真的。在婚姻以及其他人类关系中也是真的。但它在有关灵性的生活上特别真实。许多人只由于对真理愚昧无知,以致在属灵的道路上受妨碍和感到混乱。更糟的是,许多人给假教训带进最残酷的束缚中。"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太 23:15)
因此,让我们学习什么构成灵性操练中之研究的操练,认出它的陷阱,以喜乐的心去实行,并体验它所带来的释放与自由。
〖 何谓研究? 〗
研究是一种特别的经验,在这经验中,藉着仔细注意实体,使我们的思想朝某种方向前进。也许我们研究一棵树或一本书,我们看它,触摸它。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的思想进程采取一种与树或书里面的规则相同的规则。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仔细去体会,重复地参详以后,便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习惯。
旧约教导说,要把律法写在房屋的门框上并城门上,又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申 11:18)。这教导之目的是引导思想重复地、有规律地、以固定的思想方式去思想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串念珠,或者一个祷告轮盘也含有同样的目的。当然,新约以写在心中的律法去代替写在门框上的律法,并且引导我们到耶稣那里,就是那位永远与我们同在、居住我们心中的教师。
我们必须再次强调,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习惯,会与所研究的东西的规律达成一致。我们研究些什么,便决定我们会形成怎么样的习惯。这就是为什么保罗催促我们把思想集中于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事上的原因。
在研究时所产生的程序应与默想有别。默想是灵修性的;研究是分析性的。默想会细腻地欣赏一个单字;研究则会仔细地予以分析。
虽然默想与研究时常重复并且同时发生作用,可是它们构成两种不同的经验。研究提供一种客观的架构,在这架构中,默想能够继续不断地发生作用。
在研究时,有两本"书"要研读:言辞的与非言辞的。因此,书籍和演讲只构成研究范畴的一半。自然世界,还有更重要的,仔细观察各种事件和行动,乃是基本的非言辞的研究范围。
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一种情势、一桩事件和一本书等的实质有深刻的领悟。比方,一个人可能熟悉"水门事件"的经过情形,可是从来没有体会到那可悲的情势之真正性质。可是如果一个人会仔细观察,并且对所发生的事加以反省,那么他会从其中学到许多宝贵的教训。
〖 四个步骤 〗
研究包含四个步骤。第一是重复。重复是一种研究的方法,即把思想有规律地引导到一个特别的方向,这样逐渐地使思想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我们可能会对这种古老的教人背诵的方法嗤之以鼻,但我们必须认识,仅仅重复,甚至不了解所重复的究竟是什么,也会影响内在的思想。根深蒂固的思想习惯能够单单藉着重复而形成,于是也就使行动有所改变。这是其中一项理由,为什么那么多的灵修方式都强调有规律地重复演习上帝的行为。这是心理神经机械学(Psychocybernetics)背后的中心理论,就是训练个人有规律地重复诵念某种断言(例如,我无条件地爱我自己)。甚至那人对他(或她)所重复诵念的东西是否相信也无关紧要,只要重复诵念便可。内在的思想便这样受了训练,而且终归会生起回应,即修改本身的行动去配合所断言的东西。这种原则当然在千百年来都为人所知晓,不过直到最近才获得科学的证实。
这便是为何电视节目那么重要。每晚电视的黄金时间映出无数的谋杀案,这种重复本身便足以训练内在的思想,成为毁灭性的思想形态。
专心是研究的第二步骤。假如除了用重复的方法把主题印入脑中以外,再加上对所研究的事物专心,那么所学得的东西会大大增加。专心会把思想集中起来。它把注意力集中在所研究的事物上。人的心思有难以置信的集中本领。它继续不断地接受数以千计的刺激,它能把其中每一项都收藏在记忆的库房中,但同时又仅仅集中注意几件事。当我们怀着单纯的目的,集中注意我们想要研究的对象时,脑筋的自然本领便提高了。
我们在一个不重视集中注意的文化中生活。每天所经历的都是令人分心的事。比方,许多人都会日以继夜开着收音机做事。有些人会一边读书,一边看电视。多数人都发觉,实际上不可能花一整天的时间集中在单一件事上。我们是浪费我们精力的不够健全的可怜人。
当我们不仅重复地把我们的思想集中于一个特别的方向,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题目上,而且了解我们所研究的东西,我们便达到另一层面。所以,"理解"便是研究的操练之第三步。
你记得,耶稣提醒我们,不光是真理,而且包括对真理的"知识"(晓得真理),叫我们得自由(约 8:32)。理解便集中于对真理的知识。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重复地阅读一些东西,然后忽然之间,我们懂得它的意思。这种"我找到了!"的豁然贯通的经验,把我们放射到一个新的增长和自由的层面上。它导致新的识见和洞察力。它预备了一个基础,叫我们对真理有真正的颖悟。
我们还需要另一步骤:反省。虽然理解阐明我们研究的是什么,反省则阐明我们所研究的东西之意义。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事件加以反省和再思,会引导我们认识这些事件的内在真相。反省引我们从上帝的观点去看事情。在反省中,我们不仅会了解我们所研究的主题,也对我们自己有所了解。耶稣时常说到听不明的耳和看不见的眼。当我们思想我们所研究的事物之意义时,我们便以一种新的方法去听和看一切的事。
我们很快便会明白,研究必须要有谦卑的态度。直到我们愿意对所研究的主题存顺服的态度,我们才能开始研究。我们必须肯受制于这制度。我们必须以学生的身分前来,而不是以教师的身分前来。研究不仅直接倚赖谦卑,而且促成谦卑。傲慢与受教的心是互不相容的。
我们大家都见过一些人,他们曾经读过某些科目或者得到某一学位,然后便以不可一世的傲慢态度去炫耀他们所学得的东西。我们对这样的人应该深觉忧伤。他们不了解"研究"这属灵的操练。他们误以为所积聚的见闻便是知识。他们把装腔作势的话语当作智慧。多么可哀!使徒约翰认为永生就是认识上帝:"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 17:3)即使稍微触及这种得诸经验的知识,也便足以使我们产生极深的谦卑了。
打好了这样的根基以后,让我们向前移动,思想如何把研究的操练实践出来。
〖 书本的研究 〗
当我们思考研究时,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书籍或其他的著作。虽然像我在前面说过的,这只是研究范围的一半,而且是最明显的部分,它们的确是重要的。
不幸的是,许多人似乎认为研究一本书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无疑的,那种肤浅的态度正造成了那么多人不良的阅读习惯。研究一本书实在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特别是对初学者而言。像网球或打字一样,当你初学的时候,似乎有千样小节要熟练,而你在想,怎能同时把所有的事记在心中。不过,一旦你练习纯熟以后,技巧变为你的第二本能,而你能够集中于网球玩艺,或者所要打字的资料上。
研究一本书也是如此。研究乃是一种费力的艺术,包含错综复杂的细则。主要的困难是说服人,叫他们相信他们必须学习如何去研究。多数的人都假定,由于他们懂得怎样认字便晓得怎样研究。这种对研究本质有限的认识,便说明了为何那么多的人从阅读书籍中得到那么少的帮助。
当我们读一本书时,有三条内在的法则和三条外在的法则,规范着我们的研究(注1)。
从内在的法则而言,在开始的时候,可能需要三次分开来阅读,不过以后就可能同时并进。第一次阅读包含了解这本书:这位作者说些什么?第二次阅读包含解释这书:作者所说的是什么意思?第三次的阅读包含衡量这书:作者对或不对?我们中多数的人都倾向于先作第三步的阅读,往往完全没有作第一和第二步的阅读。我们尚未了解该书的意义,便判断它对或不对。写《传道书》的智者说,天下万务都有定时。对一本书作批判性的分析,应在仔细了解和解释那本书的内容之后。
不过,研究的内在法则本身并不充分。要成功地阅读,我们还需要外在的帮助,如经验、别的书籍,以及活的讨论。
经验乃是惟一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把我们所阅读过的解释出来,连结起来。当我们自己曾经行过死荫的幽谷时,我们会用不同的眼光去阅读一本描述悲剧的书。经过了解和反省的经验,会启发我们的研究,也给我们的研究供应更多的知识。
其他的书籍可能包括字典、注释和别的解释性的著述,但更有意义的是其他伟大的书籍,就是在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之前出版的书,以及有关这问题更详细的著作。许多时候,只有把一些书籍与其他书籍连在一起去阅读才显出其中的意义。比方,人们如果对旧约的作品没有根底,便会发觉极难了解新约里面的《罗马书》和《希伯来》书。除非我们先行阅读美国起初十三州所制定的宪法以及美国宪法,我们便真的无法了解联邦法令。那些讨论人生最关键性问题的巨著,彼此之间有交互作用。我们不能孤立地把它们分开阅读。
活的讨论是指人们从事某一科目的特别研究时所引起的普通的交互作用。我的学生和我常会阅读柏拉图或圣奥古斯丁的著作,但从阅读中所得着的,只是零零碎碎的意义或旨趣而已。可是,当我们同在一起讨论、争辩,以及作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时,便有亮光出现。这些真知灼见,如果没有这类的交换意见,是永不会出现的。我们与作者有交互作用,我们彼此间有交互作用,新的创意便由此产生。
我们要研究的第一本而且最重要的书是圣经。诗人询问说:"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然后他回答他自己的问题说:"是要遵行你的话";并且加上一句话说:"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119:9、11)也许诗人所说的"话"是指律法(Torah)而言,不过,历代的基督徒发觉,这在他们对全部圣经的研究上也同样真实。"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请注意,最终的目标不是为了教义的纯正(虽然这无疑也包含在内),乃是为了内在的改变。当我们来到圣经面前,我们是到来接受改变,不是搜集资料。
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在研究圣经和以灵修为目的去阅读圣经之间有极大的分别。在研究圣经时,所特别着重的是解释:它的意思是什么?在灵修读经时所特别着重的是圣经的应用:它对我们有何意义?
人们太常匆匆忙忙到达应用的阶段而掠过了解释的阶段:他们还未知道那段经文的意义之前,便想要知道那段经文对他们有何意义!再者,在研究时,我们不是追求某种狂热的属灵经验;事实上,狂热的境界可能成为一种拦阻。当我们研究圣经中的一卷时,我们追求的是受作者意向所控制。我们决意聆听他说些什么,不是我们想要他说什么。
我们所要的是改变生命的真理,不是舒服的感受。我们愿意付上一天又一天毫无所获的代价,直到意义清楚为止。这种过程使我们的生命有革命性的改变。
使徒彼得在"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的书信中找到一些东西是"难明白的"(彼后3:15、16)。如果彼得都觉得如此,我们也会这样。我们必须努力去研究。每天的灵修读经当然是值得赞扬的,但那不是研经。任何人如果只是寻求"今天所需要的、从上帝而来的小小的话语",他对研究的操练不会感兴趣。
一般的成人主日学实在过于肤浅,而且灵修成分太重,以致不能对研究圣经有何帮助,虽然有些教会深信研经的重要,因而提供了严肃的圣经课程。也许你住在一间神学院或者大学附近,可以旁听一些课程。若是这样,你是幸运的,特别是如果你遇到一位教师,不仅传授知识,也传递生命。不过,如果事情不是这样(甚至即使这样),你仍能做几件事去开始研究圣经。
有一些我自己最得益的研究经验,是藉着为自己设计一种私人退修而得来的。通常它包含两天到三天的时间。你可能会马上提出抗议说,按照你的工作计划,你不可能抽出那么多的时间。我要你晓得,我并不比任何人更容易抽出那段时间。每次的退修,我都要极力争取,在好几个礼拜以前就安排好我的工作日程。我曾将这意思提供给不同的人,包括极繁忙的专业人士、工作时间很硬性的劳工、有好几个孩子的家庭主妇以及别的人,但我发觉事实上他们都能找出一段私下的研究退修时间。我发觉,最困难的问题不是寻找时间,乃是说服我自己,这件事足够重要,必须找出时间去完成。
圣经告诉我们,在多加得到奇妙的复活以后,彼得"在约帕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住了多日。"(徒 9:43)当彼得在约帕逗留的时候,圣灵(采用视听教材)破除了彼得的种族歧视。假如彼得不在约帕停留几天,而立即出发到各处演讲,把多加复活的事向人宣扬,那么会有什么事发生呢?是否可能他不会从圣灵得到那震撼人心的明见呢?"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徒 10:34)没有人晓得,但我晓得这一点:上帝渴望我们各人都有各种不同的"逗留"处所,好叫他在那儿能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教导我们。
对许多人而言,周末是一个很好的时间去尝试这样的经验。另外的人能够在一周的中间安排一段时间。如果只可能抽出一天,礼拜天通常是最好的日子。
最好的地点几乎随处都可以,只要离开自己的家便可。离开自己的住所不仅使你不受电话的骚扰,放下家庭的责任,并且使你的心态成为一种学习的心态。汽车旅店很不错,船上仓房也很好。露营则比较不妥善,因为你会给生活的任务所分心。多数退修中心都能供个人退修租用;特别是天主教退修中心,有一个长远的传统鼓励私人退修,因此也具有适当的设备。
有组织的团体退修几乎从来都不把研究当作一件严肃的事去安排,因此你多半会需要自行涉及你的退修。由于你单独一人,你便必须小心约束自己,并且小心安排你的时间。如果你对这种事经验尚浅,那么不要做得过分,以致筋疲力尽。不过到你有了经验以后,你会希望每天都用十至十二小时好好地研究。
你该研究什么呢?那全看你的需要是什么。我不晓得你的需要,但我晓得,今天基督徒重大的需要之一是阅读大量的经文。我们阅读圣经时多数都是零零碎碎间歇无定的。我确实知道有一些学生,他们选读了圣经的课程,但从来没有好好地阅读所研究的整部圣经。考虑选出圣经中一卷主要的著作,如《创世记》或《耶利米书》,从头到尾细读一遍。注意该书的结构和文体。把所得的思想和印象记录下来。有时不妨把圣经的研究与一些伟大的古典灵修书籍的研究联在一起,这样的退修经验能够改变你的生命。
另一种研究圣经的方法是选取一卷较短的著作,如《以弗所书》或《约翰一书》,每天从头到尾读一次,一连读一个月。这种办法会比任何只读一次的办法更能够把该书的结构印入你的脑海中。在阅读时,不要试行把它列入任何已经立定的范畴中。试试用期待的心情藉新的方法去聆听新的事情。把你所发现的写在日记中。在从事这些研究的过程中,你显然会想利用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参考资料。
除了研究圣经以外,不要忽略研究一些得诸经验的基督教古典文学。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开始,然后阅读金碧士的《效法基督》。不要忽略劳伦斯所著《上帝同在的实施》(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 by Brother Lawrence),再加上尤哥利诺(Brother Ugolino)所著《圣弗朗西斯的小花朵》。也许你想读一些比较有分量的著作,如巴斯噶的《冥想录》。在苦读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之前,先欣赏马丁路德的《桌边谈话》。考虑阅读宗教日志的先驱作品,《弗克斯乔治之日记》,或者那比较著名的《约翰·卫斯理日记》。仔细阅读罗维廉所著《敬虔圣洁生活之严肃呼召》(该书的措词带着那个时代的色彩)。在二十世纪的作品中有祈里所著《灵修典籍》(A Testament of Devotion)、潘霍华所著《追随基督》,以及鲁益师所著《基督教正解》(Mere Christianity),都是值得阅读的。
那显然只是一些样本。我还没有提到朱莉安娜(Julian of Norwich)所著《神爱之启示》(Revelation of Divine Love)、沙尔之圣芳济所著《灵修生活导言》、《武尔曼日记》以及其他许多书。我们也不可忘记,许多从事研究其他学科的人所著的大量书籍。这些思想家中有不少对人类的困境都有极不平凡的感悟。东方的作家如中国的老子和西文的梭罗亚斯德、莎士比亚和米尔顿、薛凡提和和但丁、托尔斯泰和杜斯妥也夫斯基,以及我们这世纪的韩马绍。
有一句提醒的话:不要给你没有读过的书的数量所吓倒。也许你对上面所列出的书籍并未全部读过,然而却读过别的未曾提到的书籍。我们所以列出这些书籍,目的要鼓励你,叫你晓得有极多的文学作品可供我们选取,作为我们灵程的指引。许多其他的人曾经走过同样的道路,并且留下记号。请记住,研究的操练之钥匙不在于阅读许多书,乃在于去体验我们所阅读的。
〖 研究非言词的"书" 〗
如今我们来到最少人认识,但也许是最重要的研究范围:即对事、对物、对行动的实质观察。最容易开始的地方是大自然。我们不难看到,受造秩序有些东西教导我们。
以赛亚告诉我们:"……大山小山必在你们面前发声歌唱,田野的树木也都拍掌。"(赛 55:12)如果我们愿意聆听,创造主所造的东西能向我们说话,教导我们。马丁布柏(Martin Buber)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位犹太"拉比"每天凌晨走到一个池边去学习"青蛙赞美上帝的歌声。"(注2)
研究大自然的第一步是对自然事物加以注意。我们必须去"看"花鸟。我们必须仔细地观察它们,并以祷告的心去观察。法国作家纪德(Andre Gide )描述一件经历,提到一次当他在课室中上课时,看见一只蛾从蛹中出来。他心中对这蜕变和复活充满惊奇、敬畏和喜乐。他十分兴奋地把这只蛾给他的教授看。那位教授用一种不高兴的语气回答说:"什么!你难道不晓得蛹乃是蝴蝶的套囊吗?你所看见的每一只蝴蝶都是从蛹中出来的,那是十分自然的事。"纪德十分扫兴。他写着说:"不错,我也确实懂得我的自然历史,也许比他懂得更多。……但是由于那是自然的事,难道他便看不出其中的奇妙吗?可怜的东西!从那日起,我便不喜欢他,也讨厌他所传授的课。"(注3)有谁不会这样呢!纪德的教授只是收集了见闻,但没有去研究。所以研究自然的第一步是存敬畏的心去观察。一片叶子能够说明秩序和变化、多彩多姿以及均整和谐。恩德晓写道:
"振起精神,正如集中心思的操练所教导你去作的。然后……以一种明显的行动,向你周围亿万生命中的一个施展你的爱意……至于所默想的对象应该是什么,这一点不很重要。从高山到昆虫,任何事物都可以,只要你的态度正确便可。"(注4)
下一步骤是与鲜花、树木以及在地上爬行的小动物做朋友。好像童话中的杜力图博士(Dr.Doolittle)与动物交谈。当然,你们不能真正互相交谈。……嗯,或者你们能呢?当然,有一种沟通是超乎言语之外的--动物,甚至植物,似乎对我们的友谊和热情都能回应。我晓得这一点,因为我曾经实验过,有好些第一流的科学家也曾作过这样的实验,我们都发觉那是真实的。也许那些关于亚西亚的圣法朗西斯的故事,说他驯服了顾比阿的野狼,向乌儿传道等并非牵强附会的事。至少我们能够确定这一点:如果我们爱受造物,我们会从它学得许多东西。杜斯妥也夫斯基在他所著《卡拉玛助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一书中劝告说:
"爱上帝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全部以及其中的每一粒沙。爱每一片叶子,爱上帝的每一道光线。爱动物、爱植物,爱每一样东西。如果你爱每一样东西,你会在事物里面感悟到属神的奥秘。一旦你有这样的感悟,你每天便会对它更加了解。"(注5)
当然,除了大自然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书"是我们应当研究的。如果你观察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你会获得研究院程度的教育。比方,注意一下我们说的话,有多少是用以为我们自己的行动辩护的呢?我们发觉,几乎不可能有所行动,而让这行动去说明它自己。不,我们必须解释我们的行动,为我们的行动辩护,证明它是对的。为什么我们觉得有这种压力,叫我们非把事情弄清楚不可呢?因为骄傲和恐怕。我们的名誉有危险。
那种特点在推销员、作家、牧师、教授身上特别容易看到--这班人都靠着善于辞令谋生。不过,如果我们把自己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我们会渐渐地蒙拯救,除去我们的傲慢自大。最终我们就不可能像那法利赛人那样祷告说:"上帝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路 18:11)。
对你一天所遭遇到的普通关系加以注意:在家中,在工场上,在学校里。注意那些控制人的东西。记住,你不是试行谴责或评判任何人,你只是试行学习。假如你果真发觉在心中出现一种评判的精神,留心观察那心态,并从其中学习功课。
正如我在面前所提及的,我们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获悉控制我们的东西是什么。留心观察我们内心的感觉和情绪的波动。什么东西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呢?我们为什么喜欢某些人而不喜欢另外一些人呢?我们从这些东西中可以学到什么有关我们自己的事呢?(注6)
我们这样做,并非试行把自己变为业余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我们也不希望给过分的内省所困扰。我们只想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去研究这些事,在研究时也需要大量的恩典。我们只想顺苏格拉底的格言:"认识你自己"。藉着可称颂的圣灵,我们期望耶稣作我们永活的及时刻同在的导师。
我们最好也研究习俗和文化,以及塑造这些习俗和文化的推动力。再者,我们必须思想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事件--用一种敏于判断的精神,首先注意我们的文化把它们高举认为是"大事"、或者认为不是"大事"的是什么。让我们审查一种文化的价值--不是人们说它们是什么,而是它们实在是什么。
让我们学习问问题。一个高度技术化的社会之好处和坏处在哪里?快餐店的兴起,对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的传统有何影响?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发觉极难腾出时间去培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的个人主义是有利的呢,还是破坏性的呢?我们的文化有什么是与福音相协调的,又有什么是与福音相抵触的?我们这个时代的基督徒先知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能够体会出各种发明、以及在我们的文化中其他动力的后果,并且对它们作出价值判断。
研究产生喜乐。在开始的时候,像任何生手一样,我们会发觉它十分难做。不过,我们越熟练,我们的喜乐也便越大。英国诗人波普(Alexander Pope)说:"任何研究,只须稍予应用,都能使我们欢喜快乐。"(注7)研究值得我们付上最严肃的努力。
〖 进一步研究 〗
头脑时常都会接纳一个与它集中注意之事相同的命令。一次有些朋友把他们在俄利根州海岸靠近沙滩的一座房子借给我们。那是一个隐晦的地点,在那儿实际上所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是位于遥远的半岛上的一座古老灯塔,而仅有的访客乃是海鸥。那小屋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电话。有一台收音机,但坏了。此处还有一座电唱机和两张唱碟,名字是"Oklahoma"和"Johny Appleseed"。我心想,多么好,一张唱碟适合小孩子听,另一张则适合大人听。在一个星期内,我想,我们把那两张唱碟播唱了大概五十次。以后几个月,我发觉我自己无论在淋浴时,在开会时,在礼拜堂里面,都不自禁地低唱或轻哼这两首歌。甚至在梦中我都唱这两首歌。事情很简单: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头脑的功能接受了音乐的命令。
这就是为什么思想受污染的问题是那么严重,我说思想污染,不是只想到坏书、坏电影等,也包括平庸的书籍和电影。你晓得,除非我们养成伟大异象的习惯,否则我们必然会江河日下。那就是为什么在基督教文化产品中有那么多素质低劣的作品,乃是毁灭性的危机的原因。现代世界一项可哀的事实是,一般地说,男人根本不读书,许多女人则沉迷于逃避现实的爱情小说中,这些作品的素质奇劣,甚至不应该被认为是文学作品。我们简直必须提高我们的标准。
你曾否思想过,为什么今天的人不阅读呢?当然不是因为缺少时间。在一九八一年,美国花费七万五千人次的年代(75000Man-Years)玩电视游戏(根据一九八二年一月十八日《时代周刊》的报导)。只有上帝晓得,还有多少万(或百万)人次的年日给电视所迷。虽然我还没有加入电视游戏狂的行列(我的自我意识太强),但我仍旧时不时看看电视节目。不过,成为电视的奴隶则完全是另一回事。本星期,我儿子的第五年级教师对他班上同学的周末活动做一个调查,发现班中多数同学花了超过十五小时看电视,不足一小时阅读。除了我儿子约珥以外,只有另一位学生看电视不足两小时,阅读则花了七小时左右。
为了提高我们的阅读,并且认真看待属灵的操练中的研究操练,让我提出一套有规律的阅读方法。我在大学授课时,通常每一科都要求学生读七八本书。起初学生觉得他们给送上断头台,可是当学期结束时,他们因为发现那么丰富的世界而心情振奋。那个世界令流行的电视游戏(pac man)和流行的电视节目(The Dukes Hazard)显得枯燥乏味。
我家的孩子每晚都必须阅读。两个男孩子在晚上八点都回到他们自己的房间(请注意,这便意味着,我们必须拒绝参加教会多数的晚上聚会以及娱乐性的盛会,虽然我们偶然也会作例外的安排)。我们准许十岁的孩子约珥阅读一小时。七岁的拿单阅读十五分钟。我们只稍微加以鼓励,他们已读过相当多的文学作品--约珥现在正贪婪地阅读《竞技之王》(The Lord of the Rings)。我们也一同朗诵。最近,拿单要求阅读一本故事书《那里亚童话集》(The Chronicles of Narnia),虽然约珥已读过好几次,但我们还是在晚餐以后坐在一起,分享故事中那些角色的美妙冒险故事,下一次我们打算阅读《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
研究当然是一种比阅读广泛得多的操练,而且有许多人虽然阅读,但不研究。不过,阅读是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元素,不应该让它丧失。我确信,当你从事研究的工夫时,你会发现上帝正等待着你。
〖 读经日程表 〗
星期日--号召研究。箴1:1-9,21:12、23
星期一--真理之源。雅1:5;来4:11-13;提后3:16-17
星期二--研究什么。腓4:8-9;西3:1-7
星期三--研究的价值。路10:38-42
星期四--主动的研究。拉7:10;雅1:19-25
星期五--在宣教事业上的研究。徒17:1-3;10-12,19:8-10
星期六--非言辞之书的研究。箴24:30-34
〖 研讨题目 〗
1.为什么较充分地研究会带来属灵操练的目的,就是个人的改变?(就是说,它做了些什么是其他操练没做到的)
2.什么叫做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这问题的答案,基督徒通常不晓得)
3.你曾经有过研究非言辞的经验吗?
4.我所提出的四种研究步骤是:重复、集中注意、理解和反思。你认为在这四项中哪一项最重要?意思是,哪一项最能达致改变个人的目标?
5.除了圣经以外,哪一本书对你的生命影响最深?为什么?
6.我曾说:"在研究时,我们不是追求某种狂热的属灵经验;事实上,狂热的境界可能成为一种拦阻。"它怎能成为一种拦阻?
7.列出下星期你能做的三件事,叫你能够依循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
8.花十分钟研究一棵植物或一棵树,把你从这经验中所学得的记录下来。
9.研究为什么会产生喜乐?
10.考虑购买一本有关属灵生命的严肃的书,在下星期阅读。
〖 进一步阅读资料 〗
麦哥登(Gordon MacDonald)著:《心意更新》福音证主协会(Ordering Your Privte World,Crowborough:Highland Books,1987)。这本书用实际的方法解释内在的生命。它帮助我们去重新评估我们疯狂的生活作风,并给我们心灵的混乱带来秩序及平安。
李查士(Lawrence O Richards)著:Creative Personal Bible Study ,Basingstoke;Marshall Pickering 1989。本书向我们显明,怎样拆除我们在圣经和我们自己之间筑起的障碍,并且藉着一连串的练习,引导我们进到一种新鲜的、满有力量的个人的研经法。
史托德(John R,W, Stott)著:《认识圣经》校园书房出版社(Understanding the Bible ,London;Scripture Union 1984)。这是一部极有帮助的个人查经资料,包含释经和权威的问题,以及圣经故事的基本叙述。
---------------------------------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