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家教會運動 作者:楊彰興

作者:楊彰興

近些年來,世界各地的家教會運動興起,爲普世基督教及宣教事工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說到「家教會」,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中國大陸的家庭教會,然而,雖然兩者主要在家庭聚會,但彼此間仍有很多的差別。六年前,我在紐約史德頓島開始了華人家教會,經過這些年來的摸索和實踐,對家教會的理念及其運作積累一定的經驗。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更加確信發展家教會乃是神的心意,因爲家教會已在世界各地點燃復興之火,成為使萬人作主門徒的通道。

中國大陸被公認爲今天福音最興旺的地方,據說平均每天就有3萬多人歸主[1],基督徒人數按最保守的估計來算有6000多萬,亦有人說1.3億,這2個數據誰對誰錯,其實很難徹底理清,不過有一點很清楚,中國正處于歷史上空前的屬靈復興。然而我們同時還要清醒的認識到,中國教會復興的背後亦有衰退的迹象、各樣的挑戰仍制約中國教會的發展。因此,如何帶領中國教會持續的健康發展,成爲海內外華人教會共同思考的一個主題。

與此同時,我在紐約推動家教會積累經驗的過程中,亦深思在中國大陸發展家教會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令我驚喜的是,無論是政治、經濟、牧者與教育資源、還是教會傳統來看,家教會在中國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說,中國是推行家教會運動最好的土壤。我深信,家教會模式不僅適用于中國大陸的教會,亦能助其化解各樣的挑戰,保證中國教會持續的健康發展。

爲此,我將透過本文淺析在中國大陸發展家教會模式的必要性,希望給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國大陸家庭教會的牧者同工和弟兄姊妹帶來啓發,並引起大家的重視,反思教會未來的發展藍圖。

家教會是初代教會盛行的模式

可能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家教會,其實家教會幷不是新興的教會模式,而是初代教會盛行的模式,新約聖經中教會的模式就是家教會,而西方國家的第一個家教會是開始于馬其頓腓立比的呂底亞家中。歷史告訴我們,在君士坦丁大帝之前,羅馬帝國一直把基督教視爲「非法的宗教」,更不准教會擁有自己的財産。因此,新約聖經時代及其之後的一段時間,信徒都在家庭聚會,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將教會專業化爲止。

家教會≠小組教會≠中國家庭教會

一些人把家教會與中國家庭教會、小組教會混爲一談,雖然它們在一些形式上有相似點,但在結構上仍有很大的差別。我先前在接受基督日報的專訪時,深入談及家教會的理念及其運作方式(歡迎讀者朋友瀏覽相關文章),由于篇幅所限,在這裏不再過多談及。簡言之,今天中國大陸的家庭教會,雖有「家庭」之頭銜,但與初代教會盛行的家教會模式不同,而我在這裏所分享的家教會,正是回歸初代教會的模式。所以,在我看來,今天的中國大陸的家庭教會,若要突破各樣挑戰保持復興的火焰、承擔宣教大使命,就必須回歸到初代教會的模式——家教會的模式。

在此,我將根據家教會的鮮明特點對照中國大陸家庭教會內外環境的現狀,總結出在中國大陸發展家教會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優勢。

政治層面:家教會模式將外在壓力降至最低,營造最安全的教會發展環境

與傳統教會不同的是,家教會人數增長至12人以上時,我們要進行分殖,使每個家教會的人數保持在6至10人。爲什麽要這樣呢?因爲聚會人數變多就開始變得不自然,很難充分建立關係,彼此的溝通也减少,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吸引力。所以,即便家教會成員感情非常親近,可一旦人數增長到一定程度,在原家長的帶領和培訓下,一個新的教會應按照原則分殖出去,開始自己的聚會。教會分殖後,繼續邀未信的朋友來,幷帶領他們信主,待人數再增長至12人以上時,就再分殖成兩個家教會,然後繼續邀未信的親友來。可以說,這種「乘法式」倍增結構的家教會具有更强大的成長潜能,其增長和發展速度遠超傳統教會。而且研究世界基督教會繁殖運動的知名學者David Garrison指出,「幾乎所有的教會繁殖運動都經歷過家教會的階段。」[2]

不僅如此,家教會模式對宗教自由受限的地區的教會來講具有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將外在的壓力降至最低,營造最安全的教會發展環境。

衆所周知,起初由于基督教被羅馬帝國政府視爲非法的宗教,經常會受到政府的逼迫和打壓,所以新約聖經時代及其之後的一段時間,信徒都在家庭聚會。而家庭的空間有限,再加上爲避免引起外人的注意,所以初代教會的信徒在每個家庭聚會的人數幷不太多。

根據目前中國的宗教政策,中國家庭教會的發展或多或少受到限制。雖然現在中國愈來愈開放,宗教環境愈來愈寬鬆,甚至亦有知名的中國家庭教會領袖提出家庭教會公開化與合法化存在的异象。但說到底,無人能把握中國未來的宗教政策寬緊程度的走向。因此,我認爲,在中國目前的宗教環境下,家教會無疑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教會模式。

就安全的層面來講,一般情況下,家教會由于將人數給予限制,因此,家教會運動可以持續保持低調,很大程度上能避免政府的監視,在不引起人注意之下快速增長。另外值得肯定的是,這些年來,中國宗教環境確實有很大的進步,這點是不容置疑的。據未公開的可靠消息,30人以下的家庭聚會,政府基本上不會干預。這樣看來,家教會的模式無疑是最安全的。反觀今天中國大陸很多的家庭教會,已走向傳統教會的模式,他們主日聚會的人數已多達幾百人、甚至是上千人,個別家庭教會還買樓建堂,無疑給政府造成壓力。中國家庭教會走傳統教會模式的做法,勢必導致「自找麻煩」的情况出現。

不過,我要再次强調一點,家教會不是爲了讓教會减少「麻煩」而故意將人數給予限制的,家教會之所以限制人數主要是出于教會增長的緣故,正如前面所講,這種回歸初代教會的家教會模式更利于教會的增長,所以在西方國家的家教會聚會人數也都不多。但對于宗教自由受限的地區來講,家教會模式在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的同時,又營造出安全的發展環境,可謂是一石二鳥。

經濟層面:家教會模式零開銷,助中國家庭教會卸下經濟的包袱

衆所周知,金錢成爲傳統教會的植堂與宣教運動一個明顯的限制因素。他們需要大量金錢才能拓展事工。比如購買一塊土地,租用或建造一座特別的建築物。此外,還需要金錢購買座椅、音響、投影儀等設備。

相比下,家教會則沒有這種問題,家教會不用花什麽錢,可以說是零開銷。家教會在家庭聚會,所以無需購買或租用禮拜堂。所以家教會不存在教會租金、維修、建堂,同工支薪等問題,而且奉獻方式也更加自由,以確保有限的金錢真正用在福音工作和社區關懷上。再以史德頓島家教會爲例,爲了避免快速增殖後金錢流向的紛爭,同時减少家長管理金錢的負擔,史德頓島家教會本身選擇不收奉獻,也從不開設自己的銀行賬戶,但我們鼓勵家教會的弟兄姊妹直接把金錢奉獻到有需要的地方。

當然,家教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家庭聚會,信徒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在辦公室、咖啡廳或者戶外空地聚會,只是對聚會的人數給予一定的限制。

因此,就單單從經濟的層面來講,家教會零開銷的特點對于中國家庭教會非常適用,可以幫助家庭教會卸下經濟的包袱,更快的發展,把福音更快的傳播開來。

前面提及一些中國家庭教會的領袖分享家庭教會公開化與合法化存在的异象,個別家庭教會甚至開始籌款建堂。雖然我們無法準確預測中國宗教政策會有多大的改變,但我們先拋開宗教政策的因素不談,我認爲,即便政府允许家庭教會建堂,家庭教會最好還是不要走建堂的老路。因爲,建堂會給中國家庭教會造成經濟的負擔,制約其發展。

我們先借鑒西方傳統教會的建堂歷史。今天,很多歐洲和北美的大教堂聚會人數寥寥無幾,教堂淪爲游客的觀光之地,或者破産被販賣,令人惋惜。再看美國的華人教會,很多教會建堂後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對福音工作力不從心,甚至不少教會建堂完成後就因産生爭執而分裂,值得我們反思。

我認爲,中國家庭教會不要走西方傳統教會建堂的老路,畢竟教會不等于教堂,教堂建築對教會來講幷不是最重要的,幷非只有去教堂才能敬拜神。不要忘記,神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代下6:18、徒17:24)。此外,結合中國當今的國情以及宗教政策,相比傳統教會模式,家教會更適合家庭教會采用。

我們從新聞可以瞭解到中國大陸的房價一直攀升,其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房價不比西方發達國家的低,很多中國老百姓買不起房。在我看來,即便中國政府給家庭教會建堂事工大開綠燈,家庭教會亦沒有經濟能力承擔建堂工作,即便或有建堂的,勢必背負巨債,從而拖累教會的發展。

我們先算一筆賬,假設中國大陸有1億基督徒,家庭教會信徒按總數的2/3來算就是6000多萬。那麽,在中國大陸到底建多少個禮拜堂才够6000萬信徒使用呢?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房價成爲天價,建一個禮拜堂花費不菲,一般的家庭教會無力承擔。至于內地城鎮和農村,雖然房價相對較低,但信徒因收入微薄而無力建堂。即便或有成建堂的,但是中國每天信主的人數大增,再大的禮拜堂很快又人滿爲患,建堂之後還要再次面對加建、擴建的問題,之後又要償還銀行的貸款,換句話說,無論家庭教會如何拼命建堂,教堂依然擁擠、不够用,教堂擁擠的問題得不到根本解决。然而長此以往,建堂勢必會分化家庭教會開展福音工作的精力。

另外,倘若中國家庭教會選擇傳統教會建堂的模式,還要面臨財務管理的問題。但家庭教會一直不被中國政府所承認,因此不能在銀行開設自己的戶頭,如何妥善管理信徒奉獻的金錢,必將成爲大家心頭上的負擔。倘若金錢管理不善,恐怕會引起紛爭。而史德頓島家教會本身零開銷,也不收奉獻,從來不開設自己的銀行賬戶,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快速增殖後金錢流向的紛爭,同時减少教會管理金錢的負擔。倘若中國家庭教會采用家教會的模式,金錢管理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使弟兄姊妹不必爲財政管理的事分心,能專注在福音的工作上。

牧者層面:家教會人人皆祭司,改變中國教會「牧者荒」的局面

我們都知道,中國教會最大的挑戰是缺乏牧者,據基督日報報道,中國大陸牧者與信徒的比例是1比1萬多,由此可見牧者極度缺乏。海外華人牧者同工對此紛紛獻計獻策,有人主張發展網路華語神學教育,亦有人深入大陸開展培訓的工作來解牧者荒的燃眉之急。而家教會以「人人皆祭司」的原則減少對牧者的需求,從而有助于中國教會走出「牧者荒」的局面。

正如我先前在接受基督日報專訪時所談的那樣,一般而言,大部分參加傳統教會的人是屬于會衆的角色,即20%的牧者同工、信徒辛苦地做所有的工作,而80%的信徒只是被動地參與,這樣一來,太多服事的擔子壓在少數人身上而讓他們疲于奔命。而家教會主張「人人皆祭司」,從一個家教會建立開始,每位弟兄姊妹都被鼓勵參與服事,大家沒有麽所謂的平信徒與神職人員的區別,家教會給每位弟兄姊妹提供操練服事的機會,讓大家在服事中學習、在服事中成長,這也是耶穌培養門徒的方式。由于家教會操作簡單、易學、易行、易傳,所以我們儘量鼓勵參加過幾次以後的弟兄姊妹帶領聚會中(包括帶領敬拜、信息分享以及探訪等)等各項服事,讓每位信徒都成爲神的祭司。這樣一來,家教會80%的人服事20%的人(初信主的人或初來家教會的信徒),即便沒有牧者,家教會能依然成長、發展。

神學教育層面:家教會的模式更合乎中國教會的發展需要

無論是中國三自教會、還是家庭教會,都不可照搬西方傳統教會的模式——即建立自己的禮拜堂、聘請從正規神學院畢業的傳道人,因爲西方教會的模式在中國的國情下,是不可行的模式,是沒有出路的。既然如此,何必一定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呢?總之,中國教會要找出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在我看來,家教會模式就是一個最合適的選擇。

首先,正如我前面所分析的那樣,在中國大陸建禮拜堂是非常不現實、不可取的,無論從宗教環境,還是經濟因素的考量,建堂絕不是中國教會發展的出路,反而會限制其成長的步伐。

其次,在西方教會模式下,根本無法解决中國教會牧者缺乏的問題。因爲,按照西方教會的標準,一個合格的傳道人,一定要畢業于正規的神學院且獲得相關的學位。若按此標準來看,中國1億基督徒,需要建立多少個神學院才能培養出足够牧養他們的傳道人呢?美國有一個統計,據說一個牧者最多只能牧養400個會衆,若會衆太多,牧養的品質會大打折扣。爲此,我們暫把一個牧者牧養400會衆的情况來計算,若要很好牧養1億個中國信徒,就至少需要25萬個傳道人。倘若平均一所神學院每年能培養100個傳道人,那麽至少需要建立2萬5千家神學院才能培養出25萬個傳道人。倘若如此,建立2萬5千所神學院,到底需要花費多少金錢和師資呢?其實,建1個神學院比盖1個教堂更困難,因爲神學院要買地建校園、盖圖書館、教室、宿舍、食堂、還要聘請神學教師、購買教學用具和神學書籍。中國地皮、房價猛漲,建立1所神學院所花費的金錢猶如天文數字,然而比金錢更難逾越的挑戰是師資!神學教師和牧者在中國教會同樣是最缺乏的。根據基督日報的報道,中國基督教協會副秘書長包佳源牧師早前在紐約分享中國基督教教育現狀時直呼,「在中國建立神學院真的是太難了!」目前,中國20所神學院(三自教會的體系)在校生有2千人,往届畢業生1萬人。先不談神學生及師資的素質,就數目而言,中國教會在短時間內絕對不可能培養出2萬5千家神學院和25萬個牧者。

既然如此,我們爲何不轉換一下思維角度:對于中國教會而言,神學院是否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信徒只有獲得神學院的學位才能牧養好教會呢?從近幾十年中國教會的發展來看,以上的答案均是「否」。其實,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前,文化大革命給整個中國教會造成空前的壓力,即便官方的三自教會也不能幸免。可以說,相比今天,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教會更缺少神學院、更缺乏牧者、海外教會的援助更少,而且宗教環境充滿了挑戰,但是中國教會不但沒有衰退,反而迎來了屬靈的復興,讓我們看到神在中國施行的奇妙帶領。但這也說明一個問題:即便沒有大教堂、神學院甚至是專門的神職人員,中國教會依然可以飛速發展的。眼下,即便我們投入所有的力量,也不能在短時間內建立足够的禮拜堂、神學院和專職的神職人員,既然如此,我們是否要回到神面前尋求祂的指引和帶領呢?在我不斷的禱告和讀經過程中,我發現初代教會盛行的家教會模式給中國教會的未來帶來一片曙光。

說到這裏,也许有人擔心教會若沒有受過神學院訓練的牧者會走偏,東方閃電就是一個常被提起的例子。但讓我們看看今天世界各地的异端中,有多少异端是來自中國大陸?其實算來算去,大部分的异端是出自宗教自由的國家和地區[注3]。另外,一般的神學院對于神學生靈命上的培養往往不够理想,而且太過於引導學生追求學術上的進步。所以今天很多西方神學院培養出來的神學生往往不適合教會的需要。我曾聽一位牧師講,從美國的神學院畢業的神學生中,最後仍堅守服事崗位的只有20%,換句話說,80%的神學畢業生不再作福音的工作了。這個數據也暴露出當今神學院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倘若今天的中國教會一味跟風效法西方神學教育的模式,恐怕到頭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即便設立了足够的神學院,所培養出的傳道人也不一定適合教會的實際需要。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留意到一個現象,今天的美國,差不多的近一半的傳道人沒有上過神學院,雖然他們沒有從正規神學院拿到學位,但是在教會、工場上也很好的服事。另外,中國著名的基督教領袖王明道[注4]、倪柝聲也沒有上過神學院[注5],宋尚節雖上過神學院但沒有讀完就中途輟學[注6]。這些例證不是在否定神學院的價值,而是要表明一點:傳道人不一定非去神學院才能傳福音、牧養好教會。

相比之下:家教會注重信徒每日的靈修幷爲每個弟兄姊妹提供在服事中操練信仰機會,讓每個信徒都成爲小祭司。可以說,這種裝備方式是最接近耶穌教導門徒的方式,是簡單、省時和經濟的,要比直接去神學院受裝備往往更實用。將來,待家教會人數增長且新的教會分殖出去後,仍有很多可以獨當一面帶領教會成長的信徒,因此在家教會的模式下,可大大降低「牧者荒」給教會帶來的影響。

我深切的覺得,中國很難通過西方神學教育的模式培養足够「質與量」的傳道人,而西方神學教育模式幷非是培養傳道人的唯一出路,因此中國教會有必要回歸耶穌教導門徒的模式來培養出適合自己的傳道人。

改革的層面:相比傳統教會模式,中國家庭教會回歸初代教會的模式更加容易

另外,我最後想談談傳道人薪水制度與帶職事奉的問題。一些海外牧者提出在中國家庭教會建立針對牧者的薪水制度,但在我看來,中國家庭教會牧者無薪制根深蒂固,不是說改就改的,恐怕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而家教會的本身也是無薪制的,因爲家教會本身沒有專門的神職人員。在薪水制度方面,家庭教會與家教會的情況是一致的。

此外,中國家庭教會近幾十年亦一直延續牧者帶職事奉的傳統,而家教會亦鼓勵信徒帶職事奉。因此,在帶職事奉的立場,雙方亦不謀而合。我覺得帶職事奉是該大力提倡的,即便有信徒下定決心進入神學院接受裝備,我亦建議他們先帶職事奉一段時間,再去神學院。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第一,神學生有社會上的歷練,才能真正體會民間疾苦,更好牧養弟兄姊妹。其次,神學生、傳道人有一定的工作經歷,可以幫助他們將來在牧養上更加獨立自主,不必受教會制度的約束,完全委身於神的服事,跟從祂的帶領。

因此,倘若中國家庭教會運用家教會的模式,就不必經歷薪水制度與帶職事奉改革所帶來的鎮痛,大可沿著以往傳統的方向發展。但倘若中國家庭教會選擇西方傳統教會模式(薪水制度、建教堂、神職人員)去發展,就勢必引發更多的問題和挑戰,從而打亂自己成長的步伐。

總之,就傳統教會和初代教會所盛行的家教會兩種模式而言,在中國家庭教會運用家教會的模式更爲容易,而且更加適合中國的國情,順應中國教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盼望該文能成為廣大中國家庭教會同工以及弟兄姊妹的一個重要提醒——中國家庭教會不要走回(禮拜堂和神職人員為中心的)傳統教會模式。幾十年來,中國家庭教會一直在受管制的情況下發展,在我看來,這未嘗不是神的美意啊!對於外界的管制,雖然家庭教會在主觀上會感到不情願,但這反而迫使家庭教會在類似初代教會的模式下運作!從今天家庭教會復興的景象來看,初代教會的模式是促進教會快速增殖、健康發展的好模式。如今,中國家庭教會若要突破各樣的挑戰,就必須先冷靜下來,回歸聖經,從初代教會的模式中尋求答案。

最后,我還要強調一點,家教會模式是超文化、超宗派的,因此它不僅僅適用于中國大陸,亦適合于各個地區的教會發展模式。所以,我們在傳福音的同時,亦有責任把家教會的模式傳給那些未得之民。眾所周知,中國教會不是福音傳播的終點,終極目標是耶路撒冷,而把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重任落在中國基督徒的肩上。為此,我鼓勵今天的中國信徒在把福音傳給中東地區的同時,亦把家教會的模式帶到當地,讓福音的種子借著家教會遍地生根、開花,結出豐盛的果實,迎來主耶穌的再來。

3 則留言:

田哞 提到...

Pastor Hsia

基督日报是 耶稣青年会的刊物

田哞

田哞 提到...

Pastor Hsia

基督日报是 耶稣青年会的刊物

田哞

Ray Hsia 提到...

The Young Disciples ofJe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