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日《东方早报》
6月26日,以色列著名音乐家拿俄米·舍莫尔(Naomi Shemer)在与病魔进行了长期斗争后,与世长辞,享年74岁。消息传出,以色列举国悲痛。《国土报》网站为其开设了悼念专版;词作家埃胡德·玛诺尔更盛赞她是“希伯来歌曲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拿俄米·舍莫尔和以色列音乐
以色列是世界上音乐活动最频繁的中心之一。这里既有以作曲家和成千上万专业音乐家的才华为基础的多样化古典音乐生活,又有来源于其移民社会的风格独特、充满活力的民间音乐流派。以色列交响乐团、新以色列歌剧团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
事实上,音乐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犹太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直到拿俄米·舍莫尔出生的1930年之后,由于大量音乐人才和爱好者迫于欧洲纳粹的威胁涌入巴勒斯坦地区,犹太社会音乐活动才走上专业化的道路。1948年以色列建国前后,专业作曲也开始出现。原创的以色列音乐特点鲜明,其中既有俄国和法国的传统,也受到德国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的影响;同时,它把传统的东方旋律和古代祈祷者的吟诵融为一体,形成了人称“地中海”风格的现代音乐风格。拿俄米·舍莫尔就在这一时期接受了正规的音乐教育,并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直到60年代,她主要都是为各个节日创作歌曲,包括后来传世的那首《金色的耶路撒冷》。
《金色的耶路撒冷》
很多中国人对这首歌相当熟悉。奥斯卡奖得主《辛德勒名单》中,就有一群犹太人聚会唱《金色的耶路撒冷》的情节。三年前我和朋友曾尝试将歌词翻译成中文:
第一段:
山林的气息美酒般清爽/钟声和松柏的芳香在风尘中弥荡/沉睡的树丛和石垣/还有那横亘的城墙/把这孤独的城市/送入梦乡
(合唱:黄金之城,青铜之城/耶路撒冷,到处充满光芒/我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注1]
第二段:
我们坐在干涸的水井旁/眼看着喧闹的市集渐渐空旷/再没有人登上老城的圣殿山/拜倒在神圣的哭墙旁/风在石缝间吼叫得无比疯狂/再没有人沿着杰里科的小道/去观赏死海的波浪
(合唱:黄金之城……)
第三段:
今天我为你幸福地歌唱/时代也向你颁发最高的奖赏/你最卑微的诗人也比我伟大/你最年幼的儿子都比我强壮/你的名字在我的唇边上/就像天使的吻一样/我怎么能够忘记你呢,耶路撒冷/你这黄金之城是多么荣光
(合唱:黄金之城……)
(站长注:2006年秋天重译了歌词,请参考修订版歌词。)
这首歌的历史并不简单。1967年,时任耶路撒冷市长的科勒克邀请拿俄米·舍莫尔为当年的以色列独立日谱写一首有关耶路撒冷的歌曲。她便写下了第一段和第三段歌词。可是,她的一位朋友看了之后问她,歌里为何没有提到耶路撒冷老城。老城里有犹太教的圣地哭墙。但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老城为约旦人占领,与以色列控制的新城分离开来;犹太人也被禁止前往哭墙祈祷。拿俄米于是写下了第二段歌词。在她之前,以色列的文学和音乐作品几乎还没有反映耶路撒冷被分割这一题材的——这是一个令犹太人伤心不已的话题。
1967年5月,《金色的耶路撒冷》由女兵舒莉·拿单首唱。尽管舒莉并不是一名专业歌手,但她哀婉动人的嗓音把歌中犹太人内心深处的愁怨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月后,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舒莉和拿俄米前往前线各地为士兵巡回演出。6月7日,当她们在西奈半岛首府阿里什演唱时,另一条战线传来捷报:以色列打败约旦军队,占领了耶路撒冷老城。犹太圣地重新回到犹太人的手中。激动万分的拿俄米当即提笔又加上一段歌词:
如今我们重新坐到了水井旁/眺望远处喧嚣的市集和广场/古老的旧城区/又传来圣殿山羊角号动人的声响/天空中仿佛闪耀着千百个太阳/连石缝里也沐浴着金光/我们又一次沿着杰里科的小道/去观赏死海的波浪
并在当晚为官兵演唱。修改后的歌曲迅速在整个以色列被传唱,成为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标志性歌曲。之后,拿俄米又用新加上的这段歌词替换了原来的第二段歌词。但是,仍有很多以色列人选择听最初的版本。
第二国歌
《金色的耶路撒冷》既包含犹太经典的典故,又充分表达了犹太人对耶路撒冷深厚的感情,旋律优美而又婉转动听,在以色列经久不衰。它被评为以色列建国后五十年中最优秀的歌曲和20世纪最佳犹太歌曲,堪称以色列第二国歌。事实上,这首歌流传后不久,国会议员乌里·阿维纳里就约见拿俄米,希望用它取代《希望之歌》成为以色列国歌。但拿俄米表示,她很喜欢《希望之歌》,不愿更改。于是这一动议也就此作罢。
但阿维纳里仍然坚持认为《金色的耶路撒冷》比《希望之歌》更适合当国歌。《希望之歌》本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歌曲,歌词为:
只要我们心中,还藏着犹太人的灵魂;朝着东方的眼睛,还注视着锡安山顶;两千年的希望,不会化为泡影;我们将成为自由的人民,立足在锡安和耶路撒冷。
在阿维纳里看来,《希望之歌》表达的是犹太人对故土的眷恋,但并没有关于这个国家本身的东西,而且不易为以色列阿拉伯人所接受。对于两个都深爱耶路撒冷的民族来说,《金色的耶路撒冷》更适合作为共同的国歌。
然而,当阿拉伯人听到《金色的耶路撒冷》时,难保不会回忆起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遭受的耻辱。也许歌曲翻译成阿拉伯文后同样优美,但说到底这首歌还是站在犹太人的立场上表达感情的,多少流露出一些胜利者的傲慢。它也并非没有遭受过批评。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就曾指出,原作第二段所说的“空旷”等词语明显忽视了阿拉伯人的存在。其实,拿俄米·舍莫尔并不是一个狂热的大以色列主义者,但显然她更关心犹太人的感情和生存状态。无论如何,现在她本人已经去世,争论应当可以告一段落。而《金色的耶路撒冷》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奧莎拉‧麥卡迪( Oseola McCarty, 1913-2001)原則
麥卡迪原則,富有的窮人。
1995年,南密西西比大學收到了一筆15萬美元的捐款。該款指明為青年學子們提供獎學金,對於該大學而言,15萬捐款是極平常的數字。當他們知道捐款人之後,態度隨即改變了,這件事也馬上成為全國性的大新聞。
原來這位捐款人竟然是一位高齡已 88歲,終生為人洗衣服和燙衣服的黑人單身老婦。
這位令人尊敬的洗衣婦名叫奧莎拉‧麥卡迪( Oseola McCarty, 1913-2001)。她的生活極為簡樸,終身未婚,不買車,不吹冷氣;工作也極為簡單,除了每個週末上教堂和偶爾上市場買生活必需品外,就在家裡做洗衣服的工作。她甘心樂意把一生的積蓄,全部奉獻給了那些她並不認識,但卻需要幫助才能完成學業的年輕人。
最有價值的小人物
奧莎拉清心無私的奉獻行動,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在決定奉獻畢生積蓄的前 3個星期,她得知自己罹患了癌症。她認為把錢奉獻出來比自己花掉更有意義。她說:「我捐獻錢給年輕人,他們就不必像我一樣辛苦工作」。言詞之中,充分表現出慈愛和體貼。
奧莎拉‧麥卡迪所捐贈的是她畢生的積蓄,完全出自一份真愛。她視生活平安是福而充滿恩典,信賴上帝可以幫助她處理任何生活所帶來的難題,因此心中充滿了一股震撼人心,樂天知命的情懷。
2001年的美國《價值》雜誌第100期把奧莎拉‧麥卡迪列為身價最高人物的第六位。
成名後的奧莎拉仍然保持著簡樸的生活,她的智慧語言透露出驚人的簡樸,幾乎是常理與常識,她說:「現今人們總在談論自我肯定,但對我而言這不過是基本的東西。」
樂善好施:真愛的結果
在一個金錢至上的資本主義社會,一位畢生為人洗衣服,燙衣服的黑人婦女,獲得如此高的推崇。完全是由於樂捐無私的愛心所帶來的行動震撼了世界,也引發了一場價值觀的革命。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財富和評價財富的價值。許多人在她樂善好施的榜樣帶動下也慷慨解囊,一時間有600人共捐獻了33萬美元給該大學的基金會。
百萬富翁泰德‧特納( Ted Turner) 在得知奧莎拉的故事後,深深被感動。他說:「如果微小者如奧莎拉能將其所有的都捐獻出來,那麼我可以捐出10億美元。」當時全球的首富比爾‧蓋玆也被感動而打開錢包,他總共捐出的慈善款項高達210億美元。
有人將奧莎拉‧麥卡迪所引發的價值觀念的更新,總結成為「奧莎拉‧麥卡迪原則」:如果奧莎拉能這樣付出,為什麼我們不能?社會學學者更從奧莎拉的善舉中,發現了新的價值觀念並得到了新的結論。首先,貧窮的根源不是因為工作,也不是因為種族。如果黑人婦女奧莎拉能夠從為人洗衣服的低微工作中積蓄到 15萬美元,那麼低薪工作和種族並不是一個使人貧窮的原因。
1995年,南密西西比大學收到了一筆15萬美元的捐款。該款指明為青年學子們提供獎學金,對於該大學而言,15萬捐款是極平常的數字。當他們知道捐款人之後,態度隨即改變了,這件事也馬上成為全國性的大新聞。
原來這位捐款人竟然是一位高齡已 88歲,終生為人洗衣服和燙衣服的黑人單身老婦。
這位令人尊敬的洗衣婦名叫奧莎拉‧麥卡迪( Oseola McCarty, 1913-2001)。她的生活極為簡樸,終身未婚,不買車,不吹冷氣;工作也極為簡單,除了每個週末上教堂和偶爾上市場買生活必需品外,就在家裡做洗衣服的工作。她甘心樂意把一生的積蓄,全部奉獻給了那些她並不認識,但卻需要幫助才能完成學業的年輕人。
最有價值的小人物
奧莎拉清心無私的奉獻行動,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在決定奉獻畢生積蓄的前 3個星期,她得知自己罹患了癌症。她認為把錢奉獻出來比自己花掉更有意義。她說:「我捐獻錢給年輕人,他們就不必像我一樣辛苦工作」。言詞之中,充分表現出慈愛和體貼。
奧莎拉‧麥卡迪所捐贈的是她畢生的積蓄,完全出自一份真愛。她視生活平安是福而充滿恩典,信賴上帝可以幫助她處理任何生活所帶來的難題,因此心中充滿了一股震撼人心,樂天知命的情懷。
2001年的美國《價值》雜誌第100期把奧莎拉‧麥卡迪列為身價最高人物的第六位。
成名後的奧莎拉仍然保持著簡樸的生活,她的智慧語言透露出驚人的簡樸,幾乎是常理與常識,她說:「現今人們總在談論自我肯定,但對我而言這不過是基本的東西。」
樂善好施:真愛的結果
在一個金錢至上的資本主義社會,一位畢生為人洗衣服,燙衣服的黑人婦女,獲得如此高的推崇。完全是由於樂捐無私的愛心所帶來的行動震撼了世界,也引發了一場價值觀的革命。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財富和評價財富的價值。許多人在她樂善好施的榜樣帶動下也慷慨解囊,一時間有600人共捐獻了33萬美元給該大學的基金會。
百萬富翁泰德‧特納( Ted Turner) 在得知奧莎拉的故事後,深深被感動。他說:「如果微小者如奧莎拉能將其所有的都捐獻出來,那麼我可以捐出10億美元。」當時全球的首富比爾‧蓋玆也被感動而打開錢包,他總共捐出的慈善款項高達210億美元。
有人將奧莎拉‧麥卡迪所引發的價值觀念的更新,總結成為「奧莎拉‧麥卡迪原則」:如果奧莎拉能這樣付出,為什麼我們不能?社會學學者更從奧莎拉的善舉中,發現了新的價值觀念並得到了新的結論。首先,貧窮的根源不是因為工作,也不是因為種族。如果黑人婦女奧莎拉能夠從為人洗衣服的低微工作中積蓄到 15萬美元,那麼低薪工作和種族並不是一個使人貧窮的原因。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