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Sola

「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 / By Scripture Alone)


「唯獨恩典」(Sola Gratia / By Grace Alone)


「唯獨信心」﹝Sola Fide / By Faith Alone﹞


「唯獨基督」(Sola Christo / Through Christ Alone)


「唯獨榮耀 / 唯獨上帝的榮耀」(Soli Deo Gloria / To the Glory of God Alone)
1517年10月31日是宗教改革的日子。

馬丁‧路德最初把上帝的心意寫成「九十五條短論」張貼在教堂門外,邀請人一起辯論,因他相信民眾不再清楚了解上帝的簡明真理,不再肯定上帝的慈愛或其赦罪之恩,並對永生失去把握。怎會這樣?相信是由於人把許多儀節、風俗和傳統攙了進去,所以路德要把上帝本來的答案清楚和簡明地陳述出來,他要把這些教義恢復到一千五百年前的世界歷史關鍵的使徒時代。

這次的辯論最終引發起宗教改革運動,壯闊波瀾,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路德當眾向著皇帝、大主教及一眾支持與反對者面前說出:「除非你們能從聖經中找出我所說的是錯誤,否則我不會、也不能收回我所說所寫的,這是我的立場!」路德一句「這是我的立場」,確是字字如雷,擲地有聲,那他的立場是甚麼呢?就是說明了聖經中的真正教導。

路德和其他改革者藉「五個唯獨」(Five Solas)去陳述上帝的真理,藉著聖靈之引導,路德起初確立了三個「唯獨」(即「唯獨聖經」、「唯獨恩典」及「唯獨信心」);改革者把這三個唯獨串連起來,意指聖經已表明一切從上帝而來的恩典和真理,都是藉著信心的對象──耶穌基督──而有的,便成了第四個「唯獨」(「唯獨基督」);作為信徒要回應上帝的作為,要一生行事為人都要榮耀衪而作的,再引申為第五個「唯獨」(「唯獨榮耀」)。

這五個在聖經中的真理成為改革時期的重要理據,憑藉各種的辨證,指出了教會在信仰及教義上種種錯誤,成功將教會帶回合乎聖經的真道上。

安排講道年曆

  most Protestant churches use the Revised Common Lectionary, which includes readings each Sunday from the Psalms, the Old Testament, the Epistles and the Gospels, organized into a three-year cycle.
傳道人如何安排講道年曆呢?一般而言,分為兩種,
一種是以基督徒生活為編撰準則,
例如
第一季傳講「人人傳道」,
第二、三、四季分別是「人人事奉」、「人人祈禱」、「人人教導」等主題,
接著選擇適合主題的經文來傳講。相形之下,這種安排方式雖能夠顧及信徒造就之需,但難避以題目找經文之嫌,同樣不足以提供會眾有整體《聖經》教導。

  另一種方式則是以《聖經》書卷為主,逐章逐節宣講,例如整年傳講保羅書信中的《羅馬書》、《哥林多前、後書》等。不少著名釋經講道者均以此方式傳講《聖經》。然而這種講道方式實在太過詳細,以致整年講述都不一定能講完任何一卷書卷。雖然這類講道能幫助會眾詳實、深入了解經文,卻容易失去對《聖經》的整體了解。

  既然如此,是否有一種講道方式既能配合節期,亦能提供深入、完整的《聖經》教導?
其實遵循「三代經題」(Lectionary)的宣講堪稱得以兩全其美。
「三代經題」--三代的意思是三年一循環;而經題原意則為有計劃的閱讀。
「三代經題」之目的在配合教會節期朗讀、傳講適合的經文,藉此避免《聖經》某些部份被忽略、被錯配的情況。
例如藉著「三代經題」的安排,可以避免在聖誕節讀到耶穌基督的受苦受死,又或在受難節讀到耶穌基督的降生。
此外,「三代經題」包括兩年一循環的早晚靈修經題安排,幫助基督徒以兩年時間讀完全本《聖經》。

  談起經題的歷史,可以說有了經文,就有經題的安排。
早在舊約時代,猶太人為了能在崇拜時均衡朗讀律法書與先知書,就已經發展出經題的模式。
事實上,也惟有藉著經題的安排,才能使會堂循序漸進宣講神話語。
初代教會同樣沿用經題方式朗讀、傳講《聖經》。雖然經題歷史久遠,然而長久以來基督教會並無統一經題,
直到1983年,才由多個宗派教會代表聯合組成了「共同經文諮詢委員會」,首次制訂「共同經題」,
而要到1992年出版的《修訂共同經題》,才獲得更多教會接納、採用,
如羅馬天主教會、安利甘宗教會(編案:又稱聖公會)、信義宗教會、改革宗教會、衛理宗教會等。

  「三代經題」以三組經題編排經文。
福音經題方面,第一年為《馬太福音》,第二年為《馬可福音》,第三年為《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則用來補足簡短的《馬可福音》。
書信經題方面,第一年為《哥林多前書》、《彼得前書》、《帖撒羅尼迦前書》、《腓立比書》和《羅馬書》等。
第二年為《哥林多後書》、《約翰壹書》、《以弗所書》、《希伯來書》和《雅各書》等。
第三年為《加拉太書》、《歌羅西書》、《提摩太前、後書》、《帖撒羅尼迦後書》、《腓利門書》和《啟示錄》等。
至於《舊約》經題方面,主要選自《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創世記》、《出埃及記》、《民數記》、《申命記》、《撒母耳記上、下》、《列王紀上、下》等。

  這設計反映普世教會的共同關懷和原則,
就是《聖經》的福音性、相關性、整全性、歷史性和合一性。
福音性高舉罪人憑藉恩典,因信耶穌基督而被稱為義,與神和好,蒙賜聖靈,得新生命和永生盼望。
相關性認定神永活的道與世人息息相關,能使人擁有得救智慧,有力量面對複雜處境。
整全性表明基督教會注重神對受造之物的整全旨意,所選經文也必顧及神藉《聖經》見證的整全啟示。
歷史性指出每段經文有其文學體裁和附帶之歷史處境,誦讀、宣講或聆聽的人不可斷章取義,或惡意扭曲而為任何違反福音、基督教信仰的主張背書。合一性告訴世人,《聖經》六十六卷雖由不同年代、教育程度、社會階層的人寫成,卻有一個合一信息,永生全能仁愛的主神藉衪話語施行管理,從不間斷,世世無窮。所以,雖然同一日的三段經文未必時常相合,未能反映同一主題,卻必有兩段相互輝映,只要仔細揣摩,必能相得益彰,叫宣講者和聆聽者同得益處。

  由於「三代經題」的久遠歷史及普世性發展,可說是一個相當成熟的宣講模式,也因此蘊含十分可觀的崇拜資源。教會界不只發展出以「三代經題」為主的講章,連相關的崇拜禮儀、詩歌都伴隨發展。隨著科技發展,在網際網絡上亦能尋得豐富參考資訊。
除了著名的網站「今週經文」(The Text This Week)提供鉅細靡遺的「三代經題」釋經、宣講諸多資訊外,亦有不計其數的網站提供英文資訊,
更有數個網站提供完整的三代經文講章,如:
http://www.rockies.net/~spirit/sermons/year-a-sermons.html、
http://www.geocities.com/Ath ens/Ithaca/1506/lection.htm;
中文網站裡,則有筆者編譯、建構的「三代經題」講章網站
http://ce.fhl.net/lectionary。相信傳道同工參考以上網站,必能在撰寫「三代經題」講章上事半功倍。

『待降節』advent是『教會曆』的第一個季節--四個主日。是一段預備參與的時期
降臨節, 由該天起至聖誕節為止,信徒將為迎接聖誕而預備心靈。

  預備節慶是由許多行動、事件、工作所組成的。個人體驗、成長經驗、所受的教育或訓練都會或多或少是我們未來的基礎。而參與、期待、盼望都會引導我們走向未來。

 『待降節』的第一個主日對於基督徒則將當於一般人過新年。
在『待降節』---四個星期中我們強調先知對於將要來臨的彌賽亞的盼望。在我們國家民族的傳統中
『待降節』會有一個花環、四個紫色的蠟燭、以及一個白蠟燭。紫色的蠟燭是表示四個主日,
白蠟燭我們稱作『基督燭』,它將在聖誕夜以及第二天的聖誕節點著。
燭光的象徵意義是耶穌曾說過「我是世界的光,凡跟隨我的就不行在黑暗中,並將有生命的光。」

『聖誕節』Christmas是誕生創造的時期

  人們或『誕生』小孩、『誕生』計畫、『誕生』理念或是說『創造』什麼事情、、。『誕生』或『創造』是一個連續創造性的程序,在其中有豐豐富富的事件運行。人們被造時具有上帝榮耀的形象,象徵每個人都有類似上帝特殊創造的潛能。

  聖誕節慶祝耶穌的誕生。耶穌名稱為『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瑪莉亞、約瑟與在馬槽裡的耶穌寶寶,旁邊有著牧羊人的來訪!這就是這個節慶特別的象徵圖案。

『顯現日』epiphany是『聖誕節』後第十二日。是分享禮物的時期

  我們從其他人那裡收到許多禮物,我們也有需多禮物跟他人分享。禮物收授與給予是一種愛的象徵。許多最有價值的禮物是用錢也買不到的。好比每個人本身就是上帝的禮物,每一個人也獲得來自上帝的禮物。禮物不能被囤積的,禮物只能與人分享。

  『顯現』一詞是來自希臘文 epiphanos。它的意思是「展現」或是「顯現」。
這個節慶的象徵圖案是智者藉著星星找到耶穌嬰孩,並獻上他們的禮物。
智者是一種上帝救贖計畫的顯現,而這種救贖計畫也對非猶太人(智者)顯現。
我們帶著禮物來到耶穌嬰孩面前為要回應上帝所賜給我們全人類最大的禮物。
這禮物就是上帝親自成為人類的嬰孩做為我們的救主。

"Mardi Gras" (French for Fat Tuesday) is the day before Ash Wednesday.
Mardi Gras is the final day of Carnival, the three-day period preceding the beginning of Lent, the Sunday, Monday, and Tuesday immediately before Ash Wednesday (some traditions count Carnival as the entire period of time between Epiphany or Twelfth Night and Ash Wednesday).

『四旬節』lent四十天加上第六個主日在復活節之前的這個節期就是『四旬節』。是一個試驗考驗時期

  在每一場旅程、每一種經歷、無論是人生中或是信仰上的,都充滿許多困難、考驗、試煉。這些試煉考驗我們、堅固我們、強化我們。試煉包含我們身、心、靈三部份。並且它或許個人的、團體的、、。

  並且是由星期三的『撒灰節』開始。這四十天象徵耶穌在曠野受試驗、隨後的受洗以及祂的傳道事工的開展。『灑灰節』的灰是象徵「罪」。

『棕櫚樹主日』Palm Sunday是希望的時期

  人類心靈深處對於明天都是盼望比今日更好。我們都期盼著新的一天會帶來更好的健康、更好的人際關係、更多的財富、或在信仰上更有信心。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兩旁背負重擔的人們大聲喊著『和撒那』,這呼喚的聲音是盼望耶穌推翻現有政權,建立一個新的 Shalom(平安)政權。他們高興的太早,不到一個星期耶穌與他的門徒吃完最後的晚餐、被當權者審判、被處以死刑。我們也是有著同樣的盼望,我們也常常太早慶祝我們所預期的事情。我們跟門徒一樣常常因為我們看不見未來將要成就的事而灰心失去盼望。

  棕櫚樹主日在教會用音樂、列隊遊行的方式被歡樂的慶祝。我們慶祝著所盼望的彌賽亞國度行在我們身上、行在這個世界上。在中東棕櫚樹是一種榮耀的象徵。在沙漠裡一想到棕櫚樹就會想到一處可以休息、飲水的地方。在今日有些閃族的民族會將棕櫚樹枝鋪在墳墓上作為生命和盼望的象徵。因此在棕櫚樹主日我們揮動著棕櫚樹枝會讓我們憶起耶穌基督、以及他所帶來的盼望及生命。

『聖星期四』Maundy是一個親密的分享時期

  何處更比得上與朋友坐在飯桌旁邊聊天關懷?飯桌其實是一個用來分享的特殊地方。
大部份的人一生中的大事情常是用請客來代表該階段圓滿完成。
列如:出生、死亡、結婚、一些紀念日、搬家、遠行要餞別、、等等。
不是單單只有吃喝的意義,而更有一種新密關係的建立與聯繫的意義醞於其中。

  耶穌在最後要上十字架之前的前一晚晚餐與他最親密的門徒一起吃飯。
他們在樓上慶祝著『逾越節』,這是他們猶太人的習俗。
耶穌知道將要臨到他的事,知道自己不久就會被捉、審判、定罪。
他設法讓門徒有心理準備對將要臨到的事,但門徒卻不能明白將要來臨的可怕的事情。

  復活節前的那個星期四被稱作『聖星期四』或『Maundy 星期四』。
Maundy 是拉丁文 Mandatum 來的。意義是「命令」。
耶穌對祂的門徒說:我給你們一個新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在基督教的傳統中
這個節被慶祝用一種特殊的儀式『洗腳』來進行,來紀念耶穌最後的晚餐時洗門徒的腳。

『受釘日』( Good Friday )是死亡與隔絕的時期

我們一定會先經驗到一些親友的死亡。我們意識到與他們的情誼隨著死亡結束、也意識到他們的理想、計畫、人生的責任隨著死亡而結束。跟著死亡的常是隔絕、痛苦、悲傷、分離、、等。我們意識到我們人人不免一死,故感到挫折、沮喪。

  因為上述這些緣故,很難理解為何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星期五要稱作『好』星期五(Good Friday)!死亡的權勢臨到耶穌、群眾大叫要巴拉巴而不要耶穌、門徒的四散逃離,這那算『好』星期五呢?然而上帝在這日成就大事。對於上帝死亡不能拘禁祂,因此我們也被釋放。耶穌基督為我們罪人的罪而死,之後他復活,勝過死亡的權勢。這就是在十字架酷刑之後的奇妙好事。

『復活節』Easter是新生與勝利的時期

  我們慶祝復活節是因為來自上帝的新生命的恩典、信心與盼望。耶穌死裡復活帶給我們這些相信祂的人一個新的機會。就是耶穌基督勝過死亡與罪惡的權勢,帶給我們脫離任何攻擊、罪惡、權勢的一條出路。

  復活節是基督教節慶中最偉大的一個節慶。世界因著耶穌基督的勝過死亡、罪惡而不一樣。我們主日聚集一起崇拜,是因為耶穌在一個星期的第一日從墳墓中復活。因此每個星期日都好像一個小復活節。復活節提醒我們所盼望的,我們相信上帝在祂的計畫中所有的事情將要被更新。

『聖靈降臨日』Pantecost是宣教授權的時期

  基督徒是耶穌復活的見證人、宣告者。我們可以經歷到上帝聖靈的大能與同在,這個是以前的人所沒有經歷到的。活在聖靈的大能與同在中,我們基督徒有日漸成長的能力與火熱的負擔,要將主的道傳遍地極。聖靈的大能將耶穌基督的跟隨者連成一體,一同帶著聖靈的能力與異象。

  在『聖靈降臨日』時教會誕生。彼得講完道後三千多人悔改、決志、受洗歸主。於是在世界中這群人展開一個新運動、新生活方式。上帝將聖靈賜給這些人,也給今日的我們。

The rest of the year following Pentecost is known as Ordinary Time,
from the word "ordinal," which means counted time (1st Sunday after Pentecost, etc.) is used to focus o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Faith, especially the mission of the church in the world.
Some church traditions break up ordinary time into:

a Pentecost Season, (Pentecost until the next to last Sunday of Aug.)

and Kingdomtide (last Sunday of Aug. until the beginning of Advent).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布永康說故事

火焰佈道家──布永康在非洲一個佈道會中說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年輕人,他擁有一棟極漂亮的房子,這棟房子有兩層,上層有五個房間, 下層有五個房間,總共十個房間。他非常高興擁有這棟房子,而且引以為傲。

有一日,有一個人輕輕敲門︰咯咯,咯咯... 他開門,驚訝地發現原來是主耶穌。

耶穌對他說︰「我敲門想要進來,你要讓我進來嗎? 」
年輕人十分高興,說︰「歡迎你主,我要把最好的房間給你住,請進,請進。 」
耶穌是個紳士,他說︰「謝謝你。」
年輕人說︰「這棟屋子最好的房間在樓上,裡面有最好的家俱,是最大最好的房間。 」
於是他走到樓上說︰「主耶穌,這是你的房間。 」
耶穌是個紳士,他說︰「謝謝你。 」

第二天早上,有人急急地敲門︰咯咯咯咯咯咯...
年輕人心想誰敲門敲得這麼急,他打開門,看看是誰... 是魔鬼...

年輕人立刻叱喝︰「走開魔鬼!」
魔鬼說︰「不!我已經進來了! 」
年輕人說︰「我不要你! 」
魔鬼說︰「我已經進來了! 」

於是兩人便開始扭打成一團。 魔鬼整天都在年輕人心中注入污穢的試探,情況危急... 到了晚上,年輕人才勉強把魔鬼推出去,將門鎖上。他筋疲力盡。

之後,他想︰「等一下,耶穌住在我家,他為什麼不幫助我,他難道沒有聽見我在喊叫,需要幫忙嗎?他為什麼不來幫助我? 」

於是,他走到樓上,對耶穌說︰「主耶穌啊,難道你沒聽見魔鬼整天在煩我嗎?你為什麼不幫我 ? 」
耶穌說︰「孩子,在這十個房間中,你住了九間,我只住了一間。 」
年輕人好像被敲了一下,說︰「噢,主啊,我知道我犯了錯誤,我們一半一半好了,你住樓上,我住樓下吧。 」
耶穌是個紳士,他說︰「謝謝你。 」

到了第二天早上,又有人急急地敲門了︰咯咯咯咯咯咯...
年輕人想︰糟了!魔鬼又來了!我不想開門..可是,萬一是別人呢?我怎麼知道不是別人呢?我只要開個小縫就好了;
偷看一下,如果是魔鬼,我就趕快關門。

於是他把門只開了一小縫,從裡面偷看一下...是誰? 又是魔鬼... 他趕快想要關門,但魔鬼的腳很瘦,它用腳擋住門縫,於是他們又扭打了一整天,情況實在激烈... 到了晚上,年輕人才勉強把魔鬼推出去,將門鎖上。他筋疲力盡。

之後,他想︰「等一下,我給耶穌一半的房間,包括最好的房間,耶穌為什麼不來幫助我,我一定要問問他。 」

他走到樓上說︰「主耶穌啊,魔鬼又來找我了!你為什麼不幫我?我給你五個房間。 」
耶穌說︰「孩子,我們換個做法好了,你把十個房間都給我,然後你來住我家,而不是我來住你家。把十個房間都給我,你來住。 」

年輕人跪了下來,他把前門的鎖匙拿出來, 他說︰「主耶穌,我現在把整棟房子交給你,從今天起我要住在家,這樣做好嗎? 」

到了第二天早上,太陽出來之前,有人用力敲前門︰咯咯咯咯咯咯... 年輕人還在睡覺,他嚇得跳下床,哭喪著臉,說︰「魔鬼又來了... 」

當他哭時,突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聽見房子裡有腳步聲︰踏...踏...踏踏 ,就想︰「我不再是房子的主人,開門是房子主人的責任。 」

他看見耶穌走下樓梯,以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姿態,把門大大的打開;年輕人躲在耶穌後面,他想看會發生什麼事。

當魔鬼看見是耶穌站在門口,它就恭敬屈膝。

魔鬼說︰「對不起,我敲錯門了! 」

有些基督徒給耶穌九個房間,但在第十個房間的門口貼了一張特別的告示︰「閒人勿進」。為什麼?因為他們在第十個房間放了污穢的雜,放了酒,他們在那裡犯罪,他們不要耶穌進去,因為他會看出不對勁。你騙得了太太,但騙不了耶穌;你騙得過先生,但神的眼睛像火。

把整棟房子給耶穌吧!把整顆心都給耶穌吧!讓耶穌為你爭戰,耶穌會打敗魔鬼。房子好比心,將整個心都獻給主,甘心樂意事奉他。

領導法則

1. 鍋蓋法則:領導能力決定一個人的行事成效

Jn 1:35-37;Jn 6:66-68

2. 影響力法則:衡量一個人的領導力,全看他所發出的影響力

Mat.4:18-20;Jn. 11:47-48

3. 過程法則:領導力來自日積月累,而非一日之功

Luk 2:52;Heb. 5:7-9

4. 導航法則:誰都可以掌舵,但唯有領袖才會設定航線

Mat. 10:1-23;Luk. 14:25-35

5. 哈頓(典範)法則:真正的領袖一開口,人們就洗耳恭聽

Mat 10:24-25; Jn. 15:5-20;Mat. 14:22-33

6. 根基法則:信任乃是領導的根基

Mat. 17:24-27;Mat. 22:15-16

7. 敬佩法則:人們只跟隨比自己強的領袖

Mat 3:11-15; Mat 8:5-10

8. 真覺法則:領袖善用領導的真覺來評估每一件事

Mat 9:35-38; Luk. 5:1-11

9. 磁力法則:物以類聚,你是怎樣的人,就吸引怎樣的人來跟隨你

Mk. 10:28-31;Jn. 17:13-21

10. 親和力法則:領袖知道,得人之前必先得其心

Lk. 8:22-9:1; Jn. 17:13-21

11. 核心圈法則:核心圈的水平,足以決定你的成就

Lk. 9:1-10:42; Jn. 17:1-26

12. 授權法則:有安全感的領袖才肯授權與人

Jn. 13:1-20; Luk. 10:1-24

13. 增殖法則:名師出高徒,領袖門下才能帶出領袖

Jn. 13:1-17; Mat. 14:21-31

14. 接納法則:要人們認同你的想法,必須先讓他們接受你這個人

Luk. 5:3-11; Lu.9:57-62

15. 贏家法則:領袖必須為他的團隊找出一條致勝之路

Mat. 14:13-33; Mk. 16:1-20

16. 動能法則:動能是領袖最好的朋友

Mk 1:40-45; Jn. 12:9-19

17. 優先次序法則:領袖們必須明白,忙碌不見得就會有成就

Mk. 1:32-38; Lk. 10:38-42

18. 「捨」「得」法則:領袖必須懂得先「捨」,才能有「得」

Mat. 20:20-28; Jn. 10:10-18

19. 時機法則:掌握時機與善用策略同樣重要

Jn. 7:6-8; Jn.11:1-6

20. 爆炸性倍增法則:
培養跟從者,得到相加的效果;培養領導者,得到相乘倍增的效果

Mk. 16:15-20; Jn. 14:12

21. 傳承法則:一位領袖地位有賴於順利的傳承

Act 1:6-8; Act. 17:1-6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布永康 reinhart boonki 牧師聖工

主啊!願祢的國降臨
寇紹恩牧師
『主啊!我們等候你,帶著偉大的期待,願你來......』
每次觀看布永康牧師聖工的紀錄片
都充滿興奮和激動
看見:神使用祂的僕人,在非洲帶起榮耀的大復興,
成千、上萬、十萬、百萬、千萬的人,
聽見耶穌、認識耶穌、接受耶穌、跟隨耶穌。
心中總有一個巨大的呼喊:
主啊,我們也要!
我們要什麼呢?
我們要看見主的心得滿足!
主的心要萬人得救,
主當然要:佔全世界四份之一人口的『華人』得救,
在這末後的世代,
『華人』不僅僅要得救,
並且要興起,
要承接大使命,
要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
要為榮耀的君王預備道路,
要迎接主的再來!
這是何等偉大的期待,
我們何等有幸,
在主榮耀的作為中有分!
因此,
我們要的,不是一個『布永康』,
我們要的,是十個、百個、千個、萬個『布永康』,
我們要的,不是『布永康』這個人,
我們要的,是『布永康』這人裡面的火,
傳福音的火、宣教的火、愛主的火、復興的火,
願全地華人,
都領受布永康牧師生命裡的火,
成為神手中承接復興
榮耀的器皿!
因此
對這次的『烈火特會』,
我們有一個偉大的期待:
期待,不只是『布永康』來,
期待,主來---願主裂天而降!
期待,不只是熱鬧一場的特會,
期待,有深遠影響力的聚會---帶下復興之火!
我們俯伏主前,
謙卑祈求:
願感動布永康的靈,
加倍感動全台灣的基督徒;
願布永康生命裡燃燒的復興烈焰,
加倍燃燒全地華人屬靈的生命。
這是我們深深的期待!
『主啊!我們等候你,帶著偉大的期待,願你來......』
弟兄姊妹,
您預備好了嗎?
復興的浪潮,已經來臨
轉化的元年,已經啟動
讓我們迎接、也進入,這一波神榮耀的作為!
主啊,
願祢的國降臨!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教会的头

神将基督赐给教会作教会的头,其实也使他作万有之首(弗1:22)。
教会必须传扬基督在万有之上为王的职份,各处的人也必须在生活各领域中承认基督为王。
重生的人必须宣布一个基督徒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他们必须坚持基督教的教义、科学、艺术、文化、劳资关系、政治、 国际主义、基督教会与基督教社会。不拘今天与明天,人们听与不听,有一天万物都要服在基督的脚下(林前15:27)。
“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下的和地底下 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
使荣耀归与父神”(腓2:10—11)。
“天上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 永永远远。”(启11:15)